“……中国文学之河,沿着自己的河床,曲曲折折地向前流动。流动过程中不断有新鲜的水注入,不断有奇异的浪头掀起”。
作家莫言,文坛笔耕数十年,见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变迁,亲历新时期中国文学嬗变。总结我国新时期文学,莫言如是说。
中国文学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学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通往世界的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经济,几与世界融为一体,而文学呢?
莫言告诉记者,他多次出国交流,感觉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被外国作家、评论家、读者关注。“外国人了解最多的是鲁迅、沈从文等人,然后是王蒙、张贤亮、陆文夫;年轻一点的有我、残雪、苏童、余华、韩少功、张炜、王安忆等,还有更年轻作家的作品也被关注”;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被译成不同文字出版发行,他自己的一些作品“主要的文本都有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西班牙语、挪威语、荷兰语、波兰语、韩语、越南语、俄语……”“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都被译成了十几种外文出版,《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译成了五六种外文出版,还有多种文本正在翻译中”。
写出人性的作品才谈得上反映时代
莫言认同 “好作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作品”的观点。
他认为,作家应努力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思想元素。“作家自身巨大的困惑,有时候本身就包含了新的思想的萌芽。你可以想得不清楚,但这种困惑你要表现出来。当然有这样的思想素质,小说里的人也必然是‘新人’,比如,上世纪高晓声创作了李顺大、陈奂生,当时来讲是新人,尽管写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但这些人的身上已经包含了、具备了改革开放后的素质。文学的有趣也就在这个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样的人物会被人全新解读。”
有着数十年写作经验的莫言说:“一个人的文学观肯定不断在变化,但我想有一点始终不会变,就是文学基本的要素,那就是对人的理解。无论到了什么时期,文学主要还是应该写人的。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都离不开对人的灵魂、情感的描述和解释。”“只有写出人性的作品,才能谈得上反映时代。”
新兴的网络文学是一个好现象 网络兴起,写手辈出,如何看待新兴的网络文学?莫言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一个好现象。”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格局,文学的门槛降低了,走向文学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和多样。当年我们走上文学道路的时候,唯一的途径就是向刊物投稿。”莫言说,“文学的神圣性因为网络消解了。网络提供了一个无限宽阔、自由出入的文坛,使得每个写作的人都得到锻炼机会……我看了一些网上的写作,包括博客,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作家,一个潜在的作家。我们过去认为‘全民写作’是神话,可是现在,‘全民写作’逐渐变成现实。有这么大的一个写作群体,上世纪80年代那种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少数几个作家身上的情况必然会发生改变。”
在网络文学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传统作家会作转变吗?莫言说,个人有个人的考虑,至于他本人,没有考虑做网络文学,而会坚持传统写作,“因为我个人觉得,到目前为止,采取传统方式阅读的读者还有一个大数量,而在网络上阅读的人也不是我潜在的读者。每一个作家也不要幻想自己能够‘通吃’。现在作家群体中也是多元化、多层次,一个梯次一个梯次的。作家的多层次是由自己的生活决定的,读者也分成了无数个圈子,每一个梯次的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群。”
“网络对人类社会的改变是普遍的,影响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文学也不能例外。”莫言说。 □新华社记者 朱冬菊 于新超 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