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破 茧 突 围
——齐河科学发展、率先崛起探秘(上)
作者:竞争

  一个欠发达县的科学发展、率先崛起,必然是不断破茧突围、浴火重生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是齐河经济指标不断翻番的30年:1978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0.96亿元、财政收入0.06亿元,全地区排名居后。2007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跃升到117.3亿元,平均每3天就创造1978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完成财政总收入11.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3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89倍和86倍。今年7月在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中,齐河县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齐河在创造奇迹、在演绎精彩。审视、解读齐河30年来的飞速发展,不难看出他们在破旧创新、突围发展、创造和谐上所体现出的决心和伟力。

  解放思想,观念突围

  纵观历史轨迹,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时代更替,无不以思想的大突围作为前奏。齐河发展中的每一次跃升,都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作先锋。
  曾几何时,齐河是极左路线的重灾区。从1964年到1976年,无论是“大四清”、“小四清”,还是 “农业学大寨”,齐河县都曾是顺风跟进的“试验田”。长期以来,左、旧、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封闭、以农为本的思想铸成了人们“在家千日好,出门百事难”、“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的保守观念,把劳动者“离土从工”看作好高骛远,把“弃农经商”看作不务正业。艰苦过日子,不敢越雷池一步,成为当时人们最安心、最稳妥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齐河大地,人们保守封闭的思想坚冰也在逐渐融化。他们从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出了“反租倒包”土地经营承包、“两推一选”公选农村支部成员的“齐河模式”。
  1996年,破除“资产流动就是流失”的陈旧观念,将被列为全市“一号包袱”的黄河板纸厂租赁给晨鸣集团,在当时曾掀起轩然大波。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上缴税金1.29亿元,成为全市重点培植的财源支柱企业。2007年,齐河迎来了思想解放的又一次飞跃。该县县委书记翟长生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动员会上明确提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寻求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径,才能寻找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该县提出了“提境界、干精品、创一流”的工作要求,制定了“争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跨入全省30强”的工作目标,形成了“用开放的思维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按产业组织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城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工业抓项目、商流抓培育、城市抓精品、农村抓小康”等一系列鲜明而颇富新意的发展“线路图”。
  结合市委关于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要求,他们着力强化工业核心地位,集中优势壮大产业集群,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对外开放和南融步伐;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园区晋档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努力建设省城“服务中心”,将壮大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投融资机制、精心培育文化人才队伍,掀起文化建设高潮。
  一项项新举措、大动作,让齐河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跳出齐河看齐河,置身全省、全国看齐河,与快的赛、与强的争、与好的比,学济南章丘、赶烟台莱阳,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增两倍。在他们看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思想走在最前沿,发展就会走在最前列。一时间,“只要对党的事业有利、对齐河发展有利、对百姓切身利益有利,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方法”成为齐河人的干事原则;“凡是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参考,凡是不利于发展的束缚都允许突破”成为齐河人的创业精神;“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成为齐河人实干的风气。正是缘于这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突破自我的气魄,2007年齐河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国税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的崛起之势。
  先进的思想从哪里来?从不断的实践中来,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中来。齐河人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擦亮思想解放的火花,照亮前行的道路。
  近年来,齐河数十次组织干部到江浙、津冀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让广大干部时刻感受压力、充实动力。去年,齐河一举夺得国内生产总值等6个单项第一。齐河的决策者深知,当前齐河仍处于爬坡过坎、聚能蓄势的阶段,面对发展环境日益趋紧的态势,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快发展的脚步不能停。在该县的大会小会上,翟长生反复强调,不要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过去比,要敢于同先进地区比,同时代的发展要求比。2007年,昆山、张家港两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齐河的9.8倍、8.9倍;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齐河的16.8倍、16.4倍。数字比出了差距,比出了动力。2008年4月,“千名干部南方行”再次吹响了该县思想解放的号角。既然将江浙解放思想的超前性、抢抓机遇的敏锐性、开发开放的坚定性作为它山之石来借鉴,理应放得更开,做得更好。于是,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县轰轰烈烈地展开。从甘当配角、主动接受济南辐射的发展思路上的“放”,到出台1/3的工作人员下基层包项目驻村抓新农村建设、1/3的工作人员抓招商引资、1/3的工作人员在机关正常工作 “三分之一工作法”等发展措施上的“放”,再到“在岗1分钟、敬业60秒”的发展干劲上的“放”,通过不断地加压与追赶,齐河这列“经济快车”才得以加速奔行。
  启示一:启动齐河这列快车的第一把钥匙是思想的大解放。在工作实践中善于解放思想,在思想解放中勇于不断学习与创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致力于解决问题,及时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挣脱出来。正是这种善于和勇于激起了发展的活力、激活了发展的潜力,成为齐河实现率先崛起的“秘籍宝典”。

  南融济南,区域突围

  “趿拉鞋儿,趿拉鞋儿,趿拉趿拉到济南儿”、“千挑万担进省城”,这曾是齐河流传颇广的顺口溜。齐河与济南隔黄河相望,交往非常频繁,但这种交往仅停留在民间。多少年来,齐河县面临济南人流、物流等要素的强力抽吸,突出的区位优势迟迟发挥不出来。
  这是行政区划在束缚,是“关门”思想在作祟。去年以来,省委“一体两翼”、市委“南融北接”等发展战略相继出台,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齐河破茧突围、冲关入城,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终于赢来了历史性机遇。他们顺势而为,确立了“融入省会、服务济南、优势互补、借力发展、互利共赢”建设省城济南“产业配套基地、休闲旅游物流基地、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发展思路,置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借势而动,谋划自身发展方向、定位及布局,在服务中融入、在融入中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晋档升级、脱胎换骨。
  服务进城,壮大“围城”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他们科学定位,甘当配角,立足将齐河打造成省城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在服务济南中培育现代农业。将林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新植树木85万亩,全县林木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2%,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成为省城济南西侧的一道绿色屏障。他们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规模,“齐州”牌番茄、“晏婴”牌蔬菜等4大系列、10余种农产品相继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4.2万亩,示范带动面积60万亩。确立了分散生产、联合销售的路子,建成蔬菜、生猪等96处产地农贸市场和季节性市场,形成功能完善的农产品产地市场网络,扶持兴办635个各类经合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农产品运销大户7000多人,成为往来于本地市场和济南市场的运输大军,极大提高了农副产品在济南市场的竞争力。据统计,该县50%的蔬菜、60%的食用菌、90%的牛羊肉直销济南,肉蛋奶占济南畜禽产品市场份额的8%。
  壮大工业,拉动全县融入。走出本县、突破德州、横跨黄河,齐河县把做强工业当作经济突围的急先锋。通过园区建设培载体、引进项目抓筛选、落地项目抓建设、重点项目抓培育等4项硬措施培植起钢铁、浆纸、煤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工业支柱产业,走活了一条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崛起之路。2000年之前,齐河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没有一家,今年已发展到3家,莱钢永锋产值将突破100亿元,稳居全市之首。高层次的产业承接平台和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使之在吸引济南退二进三产业上拥有与其它地区“叫板”的主动权。目前,齐河已从济南引进项目110个,总投资89亿元,全县200余家企业与济南30余所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了济南名副其实的产业配套服务基地。
  一套科学发展战略的内在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发挥自身优势,进而在区域内的对接与合作中,放大自我发展机会。强调吸引和承接济南的产业转移,对齐河来说更多意味着服务、协作的配角地位。但依托自身环境、产业、资源优势,建设面向济南的产业转移承载地,则掌握着主动权。为此,齐河县全力突破三大板块——
  突破经济开发区板块。顺应济南经济发展趋势和需求,去年以来,他们已累计投资30亿元进行了“一城五区”建设,完成了国道308线、北绕城高速、济邯铁路复线、黄河北铁路、省道804线等4条交通干线对接工程,对建设“五湖连体、碧水绕城”的水上城市、饮用新水源地建设等40项基础项目实施升级改造。计划到2012年,齐河开发区总开发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建成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的省级示范园区。
  突破主城区板块。着眼于打造政治文化商务中心,自去年以来,他们先后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编制了齐河县总体规划、融入济南都市群战略规划、旅游业规划、城区生态水系规划以及国道308线详控规划等12项总规详规,相继实施了国道308线、城中村改造等70多项重点工程,县域内国道、省道等主干道全部改造一遍。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新城区,到2012年,城区建成面积3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7万,城市化率40%以上。实施绿化、净化、硬化、亮化、美化“五化”工程,让齐河的天更蓝、水更清、城市更靓、城乡更绿,让市民每500米就能找到休闲健身绿地,把齐河县城打造成适宜居住的省级生态城市。
  突破黄河北展区板块。融入省会城市群,借助省城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吸附力,壮大自身经济,打造省城休闲旅游物流基地。他们邀请专家编制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本着“易于开发、空间连线、相互推动”的思路,打造“黄河水乡、鲁北江南、温泉之都、森林氧吧”,培育以百万亩林海为主打的绿色生态乡村旅游,以黄河为依托的黄河风情旅游,以高尔夫、温泉为主体的休闲、娱乐、健身、商务旅游“三大品牌”。国科休闲度假区、黄河温泉城、黄河水乡湿地公园、黄河农庄、李家岸休闲垂钓区、老残观凌处等10大特色项目应运而生,今年已与省城18家旅行社联手经营“齐河游”,接待游客45万人次。黄河北展区是他们最具潜力的一个板块,齐河县抓住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北展区全部放开的机遇,整体实施黄河北展区开发,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和房地产业;挖掘文化资源,突出温泉、林海、黄河观光,实施天心湖休闲景区组团开发、滨海温泉度假村组团开发、黄河创意休闲文化旅游组团开发、休闲农业组团开发和济西湿地组团开发等五大组团开发,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以黄河为主题脉络、形成独具特色和内涵的黄河水乡、济西湿地。
  五谷丰登、林带绕城、工业强盛、设施配套,以造纸、钢铁、煤及煤化工等传统产业为支撑的齐河,需要也恰好能够承受高层次地区的辐射带动。而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济南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外溢性趋势日趋明显。万事具备,东风蔚然。齐河县进城招商,“侧渗”省城经济只待扬帆远航。
  去年以来,齐河先后邀请省、市及济南市党政领导、经济与科技界人士举办了3次恳谈会,在济南设立办事处,与槐荫、章丘签订了战略协作协议,不断涌入的“省城户口”项目,已成为齐河优化结构、做大产业的催化剂。
  县里顺势成立“一把手”领队的招商小分队,紧盯济南的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及“退二进三”的外流项目,携优势产业、龙头项目的拳头产品、高新技术叩门招商。去年以来,吸引山东中油新发展储油库、信诺润滑油等总投资89亿元的103个“省城”项目落户齐河,县内钢铁、浆纸、化工、煤电一体化、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借助引进膨胀为财源支柱。
  启示二:一个科学发展战略的内在价值,就在于能够有效发挥自身优势,进而在与区域外的对接与合作中,放大自我发展的机会。以共同(互补)产业为基础、以共同(竞争)市场为支点、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南融”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层次,更利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人们坚信,随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整体发力,齐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必将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
  □孙茂同 侯刚 郑军 石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破 茧 突 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