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健康片医走进千万百姓家
——德城新湖街道办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作者:刘臻本报

社区健康片医为群众免费体检。


  近日,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尉署社区的居民发现,在居委会宣传栏里 “片警”的公示牌旁边,多了一块健康片医公示牌,上面详细写着健康片医的联系方式和姓名。当地居民都说,只要一个电话,便可得到上门服务。
  据了解,健康片医这种新的社区服务模式正在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从坐诊变成了上门问诊,并分区管理着社区居民的健康。
  到底健康片医的服务方式会给社区卫生服务带来怎样的活力?在推行过程中又会碰到哪些难题呢?记者向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了解了情况。

  源自英国旨在服务群众

  10月11日,记者在新湖街道办事处柴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虽然卫生服务站面积不大,只有一百多平米,却分为药房、诊疗室、仪器室和输液室,俨然是一个袖珍医院。
  谈起 “片儿医”的由来,柴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姚振儒医生打开了话匣子。据他讲,健康片医是人们对社区责任医生的一个俗称,其来源大概可追溯到英国的Familydoctor(家庭医生),是许多欧美国家居民社区的非专科的 “通科医生”或称 “全科医生”,而非某个家庭专有的医生。他们分片包干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稳定患者群,属国民保健服务制度的一种形式和要求。
  “我们正是仿照了英国模式,加入自己的特色,在整个办事处推广。”姚医生继续介绍,新湖街道办事处依照每位医生服务2000人口的基本标准配备,为居民配备健康管理责任医生。以柴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例,全站共有医务人员5名,共负责了柴市、南营等3个社区的8000余名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他们除了日常上班外,还要到分管的社区“兼职”巡诊,为社区居民提供 “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
  据了解,他们具体主要职责有:服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按规定做好辖区内居民的健康资料建档、疾病分类、慢病管理、重点人群的登记造册及相关资料的填写和补充;通过摸底健康体检等方式,熟悉管辖区域居民的健康状况;有计划地进行定期巡诊,开展健康咨询服务,为居民提供身体、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健康和医疗帮助;对辖区内残障、行动不便患者或危重病人及时提供上门服务;及时掌握居民的健康和患病治疗信息,及时为居民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包括提出康复计划等。

给社区卫生服务带来活力

  “这样的分片管理,无疑给居民的健康咨询增加了便利。”新湖街道办事处柴市社区书记刘爱国如此表示。他说,推行健康片医是群众的需求,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能在家门口就医甚是方便,甚至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能在10分钟内得到上门服务。另外,定期巡诊和健康咨询将帮助社区居民提早预防疾病。
  健康片医的出现,也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正在卫生服务站输液的患者冯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来这里看病不挂号、不排队,程序简单,一般性的检查从不收费,就是用卫生站的仪器,也比大医院便宜许多。“就连开药,这里的医生检查都特为我们省钱,往往先开3天的药量,来复查后再作打算,完全杜绝了药品浪费现象。因此,像颈椎病、高血压、感冒、发烧等常见病我们就在服务站看。”
  健康片医的服务方式给社区卫生服务带来活力,有利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刘书记解释说,原先是几个医生同时负责一个地区的社区居民,医生对于居民的了解程度并不是特别详细;居民有问题的时候,具体找谁咨询也不是很明确,实行健康片医对口管理后,就相当于居民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另外,这些医生都经过全科医生培训,很值得信赖。

需增加投入减少后顾之忧

  据了解,目前许多社区卫生服务站还要求健康片医实行24小时电话出诊服务。对此,姚振儒医生感慨道:“老实说,这在给社区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自己不少压力。”
  记者曾跟随姚医生进行上门服务,发现他一个上午仅能完成3名患者的服务需求,而且是在尽量压缩时间的情况下。据业内人士透露,平均算来,每名健康片医一天平均能完成5人次的上门服务。该人士补充,由于并非所有服务人群都需提供上门服务,因此每2000~3500人配置一名健康片医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需要提供24小时电话出诊服务,最好还是参照英国的做法,即由三四人共同协作,保证节假日既有人值班,又可使其他人得以休息。
  眼下,新湖街道办事处还赋予健康片医一项主要职责--建立健康档案。即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这将方便社区医生了解患者病史,对居民也大有好处。可是,由于建立健康档案需涉及大量居民的隐私,有不少社区医生反应 “档案不好建”。为此,该办事处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想了许多点子,如柴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尝试给凭健康档案来社区站就医的居民免挂号费及部分医疗费,以此鼓励居民建档。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如此种种不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提高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热情、提高社区居民的建档率,还需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减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刘臻 本报通讯员杨洪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健康片医走进千万百姓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民生民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