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工业园全景
30年沧桑巨变、斗转星移,具体到每一个地区来说都是一部长长的变迁史。
德城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0年来行政区划几经调整,简单的数字对比意义不大。从民众、民生的角度解读最有说服力,可以说,这30年是德城百姓得实惠最多、生活变化最大的时期。
经济快发展,富裕百姓口袋
钱凤,德城区经贸局政策研究室科长,1984年参加工作。她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原德州市 (区划调整前的德城区)市属企业有一棉、化肥厂、机床厂、石油化工总厂、齿轮厂、轴承厂等80多家,但是企业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1994年,区划调整时,国有中型以上的企业上划,一下子划走36家国有企业,只留下47家小型集体企业,能正常生产的只有20家。当时,德城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调整发展思路,发展工业,壮大经济。
30年来,德城区经济发展脱胎换骨,一日千里。他们加快企业改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出了皇明集团、克代尔集团、亚太集团、格瑞德集团等大型工业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富电电子、弈新电子、元茂纺织、东麦兹皮制品等外向型、高技术企业;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和物流业,培育了运达物流园、装饰材料城、迎宾市场等大市场、大物流园区,全区专业市场发展到79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19处、过10亿元的4处;物流企业达到70家,建成55家 “万村千乡”农家店。
天衢工业园、新华民营经济示范园从无到有,目前已成为德城区新的经济隆起带和经济增长点。天衢工业园自1999年开始建设以来,历经10年时间,已成长为省级开发区。目前,入园企业达到200多家,累计投资11亿元, “电、外、大”“三字号”产业格局已形成。其中,以富电电子、弈新电子为代表的 “电”字号企业22家,销售收入24亿元;以元茂服装、东麦兹皮制品等为代表的“外”字号企业160家;规模以上企业173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32家,利税过千万元的73家。2007年,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工商税收1.27亿元,出口6500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32万美元,均增长40%以上。
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直接受益的是普通百姓。30年来,百姓的生活可以用 “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从当初的一个月几十元工资到几百元、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百姓的居住、饮食等方面生活状况有了极大改善。新湖街道办事处柴市社区居民路芹切身体验感受到了这30年来的变化。她在1985年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7元,平均一天0.9元。1976年结婚时住在前进街一处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一住就是十多年。1990年左右,她在老房子的基础上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楼,到2001年,前进街拆迁,她就在月亮潭小区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水、电、暖、气、宽带都通到家。她形象地总结说:“这30年一年一个变化,一步顶百年,我可赶上好政策、好社会了。”
社会大进步,改变百姓生活
30年来,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进步,人们所享受到教育、医疗、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30年前,德州市区到处是又矮又破的平房,只有几条街、几条路,人们业余生活单调,穿着清一色的蓝、黑色,而如今,德州市区高楼林立,有广场、绿地、星级酒店、咖啡厅,盖起了一片片气派的居民小区,以前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德城区在执政理念上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间断地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方便人民生活。“一间破平房,几个老大娘,一个旧皮包,装着红印章。”这几句顺口溜是对当时社区现状的形象描述。而如今,该区37个社区都有了办公服务用房,全部达到或超过了省级示范社区标准,构建起以区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服务站为支撑、社区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背街小巷黑灯瞎火路不平,又脏又乱没人管。”这是百姓对以前城市的印象。而如今,德城区大街小巷全部铺上了柏油路,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亮化。变化不止这些,学校告别了 “土台子、泥孩子”,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操纵着计算机,接受远程教育;农村旧貌换新颜,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有线电视入户、秸秆气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新名词是现代农民幸福生活的最好证明。在黄河涯镇常王村,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全市第一个秸秆气化,实现了“两人烧火,全村做饭”。农民种地不再缴纳“皇粮国税”,孩子上学不再缴纳学杂费,这些看似梦想的东西已经变为现实。二屯镇头百户村农民夏宗武感慨地说:“说起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人们在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拥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选择,社会更加开放文明。人才自由流动、双向选择,下海、出国、竞聘、考选公务员……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格局已经形成。
统筹城乡,共享发展成果
30年来,德城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更多的农民走进城市安家立业,同时也有许多城市职工涌到农村开创事业。德城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孙延贞今年58岁,是大刘庄村一位普通村民。她告诉记者:“从2006年9月份我开始领养老金,一个月能领591元,老伴在村里的物业办公室上班,家里有新楼房,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城里人相比一点也不差。”
大刘庄村是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的一个城郊村,以前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集体一穷二白,而现在该村开发了10多万平方米的公寓楼,不仅本村村民全都住上了新楼房,而且还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该村建设了大型农贸市场,办起了屠宰加工企业,村集体积累的资产已过千万元。从2006年开始,该村“两委”班子一次性拿出480万元,为男40岁至61岁、女39岁至56岁的村民办理了企业社会养老保险。说起这些年的变化,该村干部群众用“想都不敢想”来表达。
随着耕地的减少和农民的转移,德城区立足区情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现代畜牧业,建成了万亩桃园、万亩生态林、鲁北古运河生态园、18处投资40万元的数字化养鸡大棚、2处万头现代化养猪场,建成6000平方米的城北花卉交易大厅,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4.8万亩,以种养大户、农村能人为依托,成立蔬菜、畜牧、林业等专业合作社30多个,会员过万人,订单农业达到40%以上。留在土地上的农民与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有了天壤之别。
□本报记者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方志勇 王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