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初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德州检验检疫局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本着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把“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理念作为基本目标,把解决影响效能发挥的关键制约点作为优化环境的突破口,有效提升了通关速度,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
树立服务意识,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
该局一方面强化政务公开,增加行政工作的透明度,让服务对象了解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办事要求和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加强工作流程、工作职责、行为规范、首问责任、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建设,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针对新增出口企业缺乏申请注册登记知识,给工作带来被动的实际,该局力争提前介入,向企业宣讲相关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出口活体动物全额免收出入境检验检疫费,对其他出口农产品减半收取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的相关规定。该局综合实验室对出口食品和农产品的法定检测费用一律由自身承担,不收取企业任何费用,促进了新增出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工作模式,在提高通关效率上有实招
该局坚持多措并举促进效率提高,首先是推行了口岸直通式放行模式,企业出口产品在德州报检后,在本地实施检验检疫监管的基础上直接签发通关单放行,免予口岸查验,变两次申报为一次申报。其次是加快“德州内陆港”建设步伐,积极与天津港对接,使港口功能向内地延伸。再次是加大了电子执法工程建设力度,为46家企业开通了电子监管;为6家企业开通了快速核放;为2家大中型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在报检大厅设置了自助式报检台。四是实行“5+2”工作制和24小时业务备勤制度,随时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推行分类管理,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出对策
为进一步加快验放速度,减少出口产品抽检比例,减轻企业负担,该局在对工业产品采取 “三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对出口农产品企业分类管理的新途径。根据出口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自检自控体系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转、质量体系的完整性及有效性、诚信记录等,将出口企业分为三个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在企业自检自控和检验检疫源头控制、驻厂监管、过程监控等全过程严密监管的基础上,通过风险分析,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验放方式,取代当前批批检验的模式。
□本报记者张宏祥 本报通讯员荀大伟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