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上,残疾人运动员是最闪亮的主角。他们是真正的主角,在初秋的北京,他们盛装而来,与时尚同行,充分展示着残疾人自信的美丽。
在全球残疾人四年一度的盛会中,世界看到了中国残疾人的个性张扬与美丽时尚,尤其是作为残疾人偶像的美丽与时尚。
曾几何时,中国的残疾人偶像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 “道德化身”,如今,他们能够自信地向世界展示美丽,无疑是中国残疾人与社会 “融合”的最好例证。
从“张海迪为什么要留长发”的争议到“金晶发型”的流行
金晶被誉为 “轮椅上的天使”,是个漂亮的姑娘。北京残奥会开幕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她拨弄着自己的长发,开心地说: “我的发型现在很流行,可以称作 ‘金晶发型’。”
在巴黎街道力保火炬后,金晶家喻户晓, “金晶发型”也随着主人流行开来——长发扎成马尾,一缕刘海浅浅覆于左额。
金晶酷爱打扮,无论成名与否,都一直保持着对时尚的敏感和追求。旅行箱里,少不了大包的化妆品,她常把自己半身艺术照贴在自己博客上。
放在20多年前,残疾人这样讲究衣着,尤其像金晶这样作为一个中国的残疾人偶像,如此爱美,是不可想象的。
张海迪在1983年3月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 “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后,这个残疾姑娘的热潮席卷全国,她成了亿万国人的精神偶像。在获得巨大荣誉的同时,张海迪也被公众逐渐推上神坛,成为一个 “道德化身”。从当时的报纸可以看出,张海迪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高度关注,报纸上争论过 “海迪应不应该结婚”,还有人指责张海迪的发型——“为什么非要留长发”。
变化的,是个性的解放与人性的回归
张海迪与金晶的发型,或许是观察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很好的切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在个性禁锢的年代,每个人都想方设法跟别人一样, “泯然众人矣”,是最安全的选择。健全人犹如此,更何况当时很少有机会走出家门的残疾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了中国生产力的大解放,更带来了人性的解放,中国人尽情抒发对美的追求。中国的现代化,是与中国人的现代化合拍前进的。
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在这三十年时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整个国家在政策设计、城市建设等方面越来越重视残疾人这个庞大群体的同时,社会大众也开始以平等、包容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并学会欣赏他们的美。
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千手观音”震撼世界,邰丽华与她背后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美,足以让人们屏息;残疾人艺术家担当主角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至美至真,再度打动了世界。体育大舞台之外,残疾人也同样成为明星,聋哑小伙子宋晓波,获得了2006年 “好男儿”选秀节目全国总决赛亚军,成为残疾人偶像明星。跟金晶一样,他身上没有丝毫的自卑。他喜欢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事实上,今天的张海迪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依然美丽,人们描述她,有着“更浓的女人味”。报载称:她喜欢香水,衣着讲究,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上电视时,她会笑着问晚会编导: “我身上这件衣服上电视漂亮吗?”还打趣地说,“漂亮的镜头留下来,不好看的剪掉。”
张海迪现在的名言是:越是残疾,越要美丽。
不变的,是中国残疾人偶像自强不息的人性之美
张海迪所说的美丽,不光是指外表的美丽,还包括心灵的美丽。
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残疾始终与人类相伴,而古今中外一些青史留名的伟大残疾人,无不是以光辉灿烂的心灵之美、人性之美,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贡献。
从当年的张海迪到今天的金晶,时代巨变,已从一元社会变成多元共存,但是,无论个性怎么张扬,无论价值观怎么多元化,无论人们怎么追求外表的时尚与美丽,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感动国人的,永远是自强不息、逆境求存的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各种思潮交织,年青一代比较迷茫。张海迪,一个长期卧床不起的高位截瘫患者,却保持着向不公命运挑战的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知识不断求索。她的人生轨迹,即使对健全人来说,都有着深刻的启迪:不管人生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生充满渴望,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金晶生活在一个年轻人个性张扬的年代,这个时代有太多华美然而易逝的偶像,金晶能够赢得人们的喜爱,在于她的真诚,她从不掩饰自己的身体残缺,她一次次说:换任何一个人,在火炬被抢的时候也会舍身保护;人们喜爱她,还在于她的个性,她性格开朗,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也不会因为随大流去说一些大话、套话;人们喜爱她,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她残缺身上的强健精神,她从不抱怨命运的残酷,用乐观的心态和坚毅的品格,坦然接受生活给予的苦与乐,从而把命运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王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