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国盛满爱心
——国际舆论盛赞残奥会

  北京残奥会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 “残奥热”。海外媒体认为,北京残奥会给世界和中国都将带来深远影响,不仅促进全球残疾人体育的发展,也使中国社会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得到世界的认可。

残奥会令残疾人更受关注

  几周前,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奥运会开幕式;9月6日,中国再次以一场亮丽的开幕式令世界为之目眩神迷。法新社认为,中国通过残奥会开幕式传达了一种信息,即所有生命都能获得价值与尊严。报道说,中国为残疾人事业作出了巨大努力,如组建无障碍出租车队和在长城等旅游景点铺设专用坡道等,这些都为残疾人士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德国电视二台在直播残奥会开幕式时称赞开幕式 “完美、令人印象深刻”,认为这表明了中国对残疾人体育的关注。全程转播残奥会开幕式的土耳其中央电视台TRT3解说员则评论说,北京残奥会是全世界残疾人的盛会,它必将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将给人们以激励和启迪,使人道主义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残疾人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德新社说,中国希望借此加强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的交流,从而致力于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群的各种需要。英国广播公司则指出,随着残奥会的召开,残障人士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

  “无障碍城市”受称赞

  中国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是全方位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举办残奥会,“无障碍城市”北京让外媒看到了中国在呵护残疾人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日本《每日新闻》特别关注北京市在市内和郊区的各大旅游景点及公共场所加紧建设无障碍设施。该报说,北京市无障碍改造类项目超过6000多处,投入资金达6亿元人民币。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通过残疾人金义(音)坐着轮椅乘公交和地铁穿行北京的经历,说明中国是多么认真地在解决残疾人问题。该媒体指出,在坡道和电梯的帮助下,中国残疾人能够利用公共交通出行。

  中国的努力值得肯定

  残奥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度。美国《侨报》说,常回中国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行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盲道随处可见;官方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残疾人或残疾人优先的政策制度,涉及到教育、就业、税收、保险等方方面面;残疾人也可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保障金……
  北京残奥会的举办令中国人更多关注残疾人。更多的关注带来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了解则带来更多的关怀。《日本经济新闻》注意到,举办残奥会开幕式的“鸟巢”不仅增加了残疾人看台的空间,而且在为听觉障碍者专门准备的座位上配备了助听器。该报说,北京实施的各项措施,让国内外的残疾人“亲身感受到一个文明的中国”。 据新华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盛满爱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残奥会特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