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和谐使者 德州骄傲
——2007年度“感动德州十佳人物”事迹简介
作者:宋维中张秀葵













  孟祥斌:一跳惊天地壮举感世人
  【颁奖词】江水呜咽,英雄不归。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另一个生命,他用自己家庭死的离别,换来了另一个家庭生的团聚。那辉煌的一跃,划出一道永远的彩虹,横跨金华、德州,绚丽在人们仰望的心中。
  图1:孟祥斌,齐河县刘桥乡人,1979年4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2002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生前系解放军某部机要参谋。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同志在路过浙江金华市通济桥时,看到一名女青年轻生跳江,他见状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跳入江中,将女青年推上救助船,自己却因在冰冷的水中时间过长,体力不支,沉入江底,献出了年仅28岁的宝贵生命。
  孟祥斌牺牲后,被所在部队追认为革命烈士,被金华市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被山东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和德州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分别追授为“全省道德模范”和“德州市道德模范”,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市委分别作出了《开展向孟祥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孟祥斌同志的英雄事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德州人民的崇高品格和精神,他是560万德州人民的优秀代表,是德州大地上培育的优秀儿女。 (周坤 任凯)
  周主信:献身教育事业的楷模
  【颁奖词】他是一支蜡烛,并没有夺人眼眸的光芒,只是默默地燃烧自己,为教学改革添一分光,为师生们增一分暖,直到燃尽最后的一滴血,倒在自己的信念里。他在平凡的岗位,完成了伟大的人格。
  图2:周主信(左一),生前系庆云县教育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教研室主任。2007年4月,周主信积劳成疾,病逝于工作岗位,年仅44岁。
  周主信参加工作27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己任,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把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无私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周主信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执着追求。他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安排教学和教改工作,真正实践了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人生信条。其感人事迹相继被 《中国教育报》、 《大众日报》、 《德州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了向周主信学习的决定;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分别追授他 “中华世纪十佳英才人物”、省市 “道德模范”、市 “优秀纪检干部”、 “优秀教师”和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经过全国热心读者、观众、网民的投票,他被评为 “2007中国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邹斌 徐洪义)
  张星南:对党的信念如巍巍高山
  【颁奖词】半生坎坷,一生奉献。是的,“奉献着就是快乐的”。当她奉献了金钱,奉献了晚年金子般珍贵的时光,又要“将自己去世后的遗体无偿捐献社会”之后,她得到了彻底奉献的快乐。用无暇的品质,持久的劳作,她树起一座无私的奉献之碑。
  图3:张星南,85岁,禹城市一名普通的离休干部、共产党员。从1983年11月28日离休后,张星南老人义务扫起了大街。13年里,张星南清扫街道1万多公里。从1985年开始,她每天扫完大街再到园林处义务栽培花草苗木。这些年来,她先后插条培育月季花18万余株、大叶黄杨7万余株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花木,并将它们全部无偿提供给城区搞绿化。由她开垦的绿地达1万余平方米,人们尊敬的称她为 “大地美容师”。
  干了这么多工作,张星南没有多领取过1分钱的报酬。而她的工资却全部被她派上了用场:春蕾女童、特困家庭、洪水、非典……只要她知道的,每次都以 “服奉乐”的名义捐款,各类捐款已累计6万多元。每年党的生日,她还要交纳特殊党费。2006年6月5日,被人尊称为 “奉献老人”的张星南又有了感人之举,她递交的 “将自己去世后的遗体无偿捐献社会”的申请书,获得批准。
  张星南以如山的信念和无暇的品质塑造了她独特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在我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永久的精神丰碑。 (李根 李旋 高汝宝 李建 崔珠峰)
  吴福增:惟愿百姓说党好
  【颁奖词】“新时代的时传祥”,白手创立乐陵市的环卫事业。这辆永不疲倦的“清洁车”,17年绕地球两圈半,“车”身出现在50多家媒体上,满载72项荣誉,却从未驶出乐陵一步。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一座城市的清洁,清洁中美好的生活!
  图4:吴福增(图中),1990年到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办公场所的市环卫处任主任。当时环卫处的全部家当只有几十把旧铁锨、破扫帚,一辆老掉牙的12马力拖拉机和7只没有底的垃圾桶;从原爱卫会转过来的50名保洁工也都年过半百。面对艰苦的条件和重重困难,他每天凌晨4点准时起床,骑着自行车赶到大街上和工人汇合,趁天早人少,先把街道扫干净,然后再去挖厕所、运垃圾。渴了,就在附近门店讨杯水喝;饿了,就在小摊上吃碗老豆腐,啃个凉馒头;最脏最累的活,他都冲在前面抢着干,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
  为了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他设立了24小时环卫热线,一有求助,无论是不是环卫处的服务范围,只要环卫处能干得了,都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处理。
  十几年来,吴福增就是这样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职责和本色,无怨无悔地奉献、付出,使乐陵市变得更整洁、更美丽,成为省级卫生城市。环卫处也从昔日的“三无”单位,发展到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机械化作业程度达90%的“省级文明单位”。 (维中 玉胜 贾鹏 王涛)
  梁希森:让企业融入社会
  【颁奖词】“德高义重”的汉子,崛起于贫寒之中,历经坎坷,不坠青云之志,终成伟业,写就商业传奇。建设新家园,慷慨解囊,和谐发展,树循环经济大旗,是新农村道路的领军人物。
  图5:北京玫瑰园别墅有限公司、希森三和集团、山东希森集团、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左一),1980年开始创业,1998年成功竞拍中国最大的别墅项目北京玫瑰园,该项目开发成功后,他拥有的财产达到20多亿元。他幼年家境贫寒,经历坎坷,没有念过书,但他意志坚定,从不向困难低头。致富以后,梁希森就开始回报家乡父老乡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捐款为家乡修路、架桥、打井、修校舍、建敬老院和帮助贫困学生,被民政部授予“德高义重”铜匾;到上世纪90年代他就捐了1600多万元。1996年他出资150万元为家乡修公路,并和杨家乡政府签订合同,免除了梁锥村全体村民10年提留款和免出河工,提前10年免除了梁锥村村民的农业税。2001年,他在家乡梁锥村投资4200万元兴建梁锥希森新村;2002年,投资4亿元兴建全国最大的鲁西黄牛饲养屠宰加工基地——希森三和集团;2005年投资8000万元改造邻村许家村,建立了许家希森新村;2006年投资6亿元兴建了全国最大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快速繁育基地——希森中联薯业有限公司,使梁锥村和周围的群众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他本人2004年被评为“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中国农村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和 “中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被评为“全国城乡一体化暨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 (维中 玉胜 贾鹏 王涛)
  魏学香:84岁的敬老院院长
  【颁奖词】一位84岁的老人,既是一群孤寡老人孝顺的女儿,又是慈祥的母亲。不,她不是34年的村支书,她是共产党贴心的女儿!不,她不是20年的敬老院长,她是人性美好的化身——爱的母亲!
  图6:临邑县孟寺镇敬老院院长魏学香 (图中),已是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她一生都在为党工作,为别人奉献。她至今仍在敬老院工作,服侍着10余位老人。
  魏学香20岁入党,30岁起担任孟寺镇马堡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34年。1988年卸下村支书的担子后,已64岁她看到镇上十几位孤寡老人无人照管时,不顾家人反对,主动请缨担任了敬老院院长。在魏学香老人眼里,敬老院是她的家。来敬老院那天,她把家里的檩条、压水井管、水瓮、粮囤、锅碗瓢盆、犁耧耠子耙、锄镰扫帚杈等都带来“充公”,把敬老院20多间房屋全部翻修,并铺了水泥路,建起了花坛。20年如一日,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奉献给了敬老院。在她的努力下,现在敬老院成为全省二级模范敬老院,是一座生活美满、老人幸福、生机盎然的乡村孤寡老人的乐园。多年来,魏学香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纯朴的情感,悉心照顾着十几位孤寡老人,使他们晚年有了依靠。她就是这样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实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先后荣获省、市、县“三八”红旗手,连续多次被评为“双十佳人民好公仆”的称号。 (李根 蔺学礼)
  周培荣: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医”
  【颁奖词】树医德,正行风,她用自己的良心守护着圣洁的白衣。她是医院院长,更是患者至亲,融冰化雪,她用行动诠释医患和谐。
  图7:山东省劳动模范,德州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宁津县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周培荣(图中),坚持医德医风就是医院的根本,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担任院长以后,她更是把对病人的爱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把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让病人来到这儿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放心、舒心。为进一步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周培荣狠抓业务学习,每半年一次的业务考试雷打不动,成为全体医务人员自觉学习的“紧箍咒”。几年来,她共引进美国GE核磁共振、美国高档螺旋CT等大型高档设备100台套,率先在全市县级医院开展了腹腔镜手术、前列腺电切手术等30多项新技术,使县人民医院技术水平跨入全市前列。
  从医34年,担任院长7年,大爱无边,大医精诚,周培荣用爱浸透了漫长的从医生涯,浸透了人生的每一个章节。 (李根 尤炳君 孙久生)
  姚汝勇:情系教育 回报社会
  【颁奖词】慈善对他是一种习惯,因此,他成为市慈善协会的永久会员。蓝天,带给世人的永远是温暖和祥和,他把自己创办的学校命名为“蓝天”,正是一种向善的期许和目标。在被他救助过的孩子和老人心里,他就是他们走出阴霾,拥抱温暖的“蓝天”。
  图8:姚汝勇,36岁,九三学社成员,现任德州市政协常委、平原县政协副主席、平原蓝天学校校长。1996年创办平原电子琴学校,1999年创办蓝天幼儿园,2002年创办平原蓝天小学。
  他创业不忘回报社会。1999年创办蓝天幼儿园以来,先后安置2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就业,培养了1000多名幼儿。他对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生开展“贴心助学”活动。2004年儿童节,他为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学校捐献价值1000多元的学习用品;2005年重阳节,出资2000余元购买生活用品到敬老院走访慰问;2007年10月为平原县张华镇幼儿园赠送50多套桌凳;他先后救助贫困学生及孤寡老人110人次,所捐物品折合人民币8万余元。由于热心公益事业,姚汝勇被德州市慈善总会吸收为永久性会员、荣誉常务理事。荣获全市“双岗建功优秀标兵”等荣誉称号。 (周坤 金吉鑫)
  鲁英杰:心系群众保一方平安
  【颁奖词】冲锋陷阵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用忠诚呵护城市的安宁。在他面前,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这样的评语是辛勤汗水的凝结,是杰出的一种另类表达。这评语是给他本人的,也是给他带领的团队的。
  图9:鲁英杰(右二),38岁,中共党员,现任德州市公安局运河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长。多次被市、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好公仆,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德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省老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7次。
  担任分局刑警大队长以来,他带领队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1300余名,刑事拘留1128人,先后侦破了“1·16”抢劫、杀人案,井冠森故意杀人案,“1·20”白骨案等重特大案件,建区以来16起命
案全部破获。所在刑警大队先后被授予全市侦破命案先进单位、严打先进基层单位、全市追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团省委、省公安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2006年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被公安部评为一级责任区刑警队。 (邹斌 赵庆伟)
  宋善金:优秀的人民调解员
  【颁奖词】磨破嘴,跑断腿,8年时间,他用自己的苦口婆心在群众心中建起一座倾心为民的丰碑。他是群众贴心人,更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守护神。
  图10:宋善金(左三),44岁,陵县陵城镇司法所所长,先后获得全国基层司法调解先进工作者、山东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自1999年担任司法所长以来,他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在调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他成功调处了600多起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使90多个快要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260多起邻里纠纷化干戈为玉帛,20多人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20多起大规模的群体性冲突化险为夷,有效防止了20多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8%。
  他先后荣获山东省模范人民调解员、山东省法制宣传先进个人、山东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德州市十佳司法所长、陵县人民好公仆荣誉称号,去年被省人事厅和省司法厅联合记二等功1次。 (邹斌 任相国 秦国华)
  乔桂芝:爱国持家、敬老扶幼的兵妈妈
  【颁奖词】“家里有妈,国家有你”。在小儿子壮烈牺牲之后,深明大义的英雄母亲又让大儿子接过弟弟的水枪,继续战斗。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位平凡而又普通的柔弱妇女却成为支撑起共和国的脊梁。
  图11:乔桂芝,女,43岁,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王良村一位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村妇女。2006年10月17日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远南竹材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时任靖安县公安消防中队副班长的小儿子王书龙为搜救被困人员,壮烈牺牲,年仅20岁。就在一家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乔桂芝把巨大的失子之痛深深掩埋,擦干眼泪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大儿子接过弟弟的水枪,继续在消防岗位上战斗。
  2006年12月,大儿子王书涛踏上了保家卫国路,这位英雄的母亲,望着眼下唯一的儿子说:“好孩子,放心去吧!家里有妈呢。”这位用纯朴言行诠释伟大母爱、用炙热心灵演绎人间真情的英雄母亲也深深地感动着人们。2007年乔桂芝获得“德州市十大优秀母亲”、山东省“十佳兵妈妈”、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周坤 刘文)
  张风雷:不顾身残 跳水救人
  【颁奖词】那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跳,身体健全的人也未必从容。冰水刺骨,在一对生命行将消逝的瞬间,婴儿瘫没有挡住他救人的义举。身残志坚,进取不辍,带民致富,善待生活,道德的崇高在那个寒冬里演绎出一曲暖人的礼赞,诠释了一个时代的高歌。
  图12:2007年12月8日下午,庆云县严务乡大淀村的张风雷(右一)开面包车送表嫂回家,当行至李辛村路上的土桥时,突然发现桥下的河水中有两个人在挣扎。他飞速跳下车,不顾身体残疾毅然跳入3米深的冰水中。他先将小男孩救起,又把快要沉底的妇女拽住,拼命向岸边推去。湿透的棉衣重重地裹在身上,让他耗尽了体力。河岸陡滑,无处可蹬,他拼尽全力顶住落水妇女,在其表嫂和闻讯赶来的一位村民的帮助下,终于将落水妇女救上岸来。张风雷又把落水的母子二人接到家里,换上干净的棉衣御寒。
  张风雷是庆云县严务乡大淀村的农民,幼年因患婴儿瘫落下残疾。但他从小身残志坚,好学上进。他性格豪爽,热心助人,不求回报。他的面包车经常免费为百姓服务,有求必应。他搞过养殖,开过早餐店,现在又经营小卖部,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提起救人的事,张风雷总是淡淡地说:“这没什么,谁见到也会去救的。” (宋维中 张秀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和谐使者 德州骄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