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后奥运时代”
理财产品如何选


  

到期产品收益普遍不错

  随着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奥运理财产品相继收官。从目前的情况看,银行的奥运理财产品收益大多符合预期,其中与股票挂钩的产品收益大多跑赢了大市。比如交通银行的得利宝欢橙系列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投资者已提前获得14.4%的年收益率,超过CPI整整6个百分点,是目前所有产品中收益最高的一款。
  同样,去年8月中旬光大银行发行的“同升12号”股票联结型理财产品,挂钩李宁、维达纸业、百丽、青岛啤酒、蒙牛乳业、康师傅和汇源果汁共7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到期日为2008年8月15日,最高收益不设封顶。以截至7月15日的产品挂钩股票表现来计算,该产品的美元收益约为9%,人民币收益约为7%。
  作为奥运合作伙伴的中国银行也发行了多款奥运理财产品,其中2006年10月推出的首款美元“挂钩奥运”产品“汇聚宝0610A”,已经到期而且实现了最大收益。这款产品挂钩中石化、中国移动和中国人保共3只港股,投资期限为1年3个月。该款产品在今年1月31日到期时,客户拿到了8.75%的最大收益,折合年收益率为7%。
  而在距离奥运会还有100天的4月30日,中行发行的“奥运100天”系列理财产品,是固定收益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其中澳元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8.88%,受到市场追捧。
  以目前已经到期的这些奥运理财产品来看,产品的密集发售期是在2006年和2007年,由于介入时机良好,所以奥运理财产品的收益普遍看来不低。在今年A股如此大跌后,奥运产品还能保持比较好的收益水平,这让不少投资者产生了“奥运产品就是好”的错觉。

  目前介入风险加大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显示,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其挂钩的3只股票“在奥运前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由此可见,掘金奥运股的短期表现,是该类产品谋取高收益的主要方式。
  目前,奥运概念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两种,一种所挂钩的奥运概念与产品收益直接相关,另一种间接相关,例如选择奥运赞助商、合作伙伴为挂钩标的。随着奥运会如期举行,投资银行奥运理财产品基本上已经过了最佳掘金时机。
  在“后奥运时代”,理财产品该如何选择?有关专家透露:“目前理财产品投资期限都在半年以上,再与奥运概念股票挂钩,风险在加大。投资者还是应该谨慎研究挂钩股票的表现和产品设定的条件再作决定。”
  与此同时,一些将于明年甚至更长时间到期的奥运理财产品收益已经不被看好。以中国银行在2007年7月推出的汇聚宝0707I为例,该产品将于2009年7月到期。由于该款产品挂钩的一篮子奥运概念股包括中国网通、中石油、中国财险、中国国航、联想集团和青岛啤酒共6只,产品相对安全。但是受今年以来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影响,这类与美元挂钩的外币理财产品在市场上的关注度逐渐减弱,只能说在保本边缘获得小额收益。另外,由于产品运作期长达两年,其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化情况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其超额收益情况并不被看好。

  概念产品警惕波段效应

  除了银行发行的奥运理财产品,能与奥运沾边的投资产品种类颇多。各种奥运产品在发行之时受到了市场热捧。但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袁增霆提醒,该类产品的概念是为题材炒作而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目前投资者不应继续跟风投资。
  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旭阳表示,目前市场上奥运概念理财产品多属于结构性产品,收益不错是因为入市时机不错,而“奥运概念”对收益增长贡献不大。“概念往往是短期热点,适合波段操作,而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均在半年以上,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张旭阳举例,去年,光大银行在发行“同升十二号”时,虽然以奥运概念为宣传卖点,但在设计产品时,该行其实看重的是消费品概念。
  袁增霆则认为,一些股票因奥运概念在短期内被大肆炒高,部分二级市场投资者可能会偏离对其基本面等因素的分析。目前“奥运概念”的炒作已步入“后奥运时代”,如果没有新的“炒头”,风险将逐渐累积。他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跟风。
  事实上,除了奥运会之外,世界杯、奢侈品、石油、环保、黄金、可再生能源和农产品等热点话题都曾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相比一般的理财产品,概念性理财产品有一阵风效应,即热点持续时间短,理财产品期限短则半年长则两年,很难分享热点带来的赚钱效应。袁增霆提醒,银行和投资者不能只凭概念设计选择产品,而更应该关注投资标的质量。
  □董颖 王汐 王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理财产品如何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时尚·消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