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是关于奥运会的最大梦想。奥运会是世界体育运动最大规模的盛会,自然也是所有运动员展示自己最佳状态、最高水平,实现最高梦想的舞台。然而既然是比赛,就有其残酷的淘汰性,每一个项目,都只有一块金牌。得到它,自然意味着自己为体育事业的奉献。
然而,更多的运动员并不会得到这块金牌。
奥运会的第一天,我们亲眼目睹了杜丽失去首金之后泪流满面。第二天,我们又看到了张琳在获得银牌之后泪水夺眶,尽管这已经是中国男子游泳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突破。还是在射击场上,我们看到了朱启南获得男子气步枪银牌后,站在领奖台上泪如雨下。此外,这几天的赛事中,我们也还注意到一些种子选手的意外出局。
比他们未能如愿更加遗憾的是,眼泪成了与他们相伴的共同“礼物”,其实他们付出了与冠军同样甚至更多的汗水、泪水,只不过所有的项目都只有一个冠军,只不过很多体育项目的成败只在一瞬间。作为东道国的运动员,他们在接受欢呼的同时也承载了极限压力。所以,那些未能戴着“金镶玉”离开赛场的运动员,他们同样是英雄。
自朱启南获得银牌之后,中国的奥运会奖牌总数已经超过了日本位居亚洲第一。的确,奖牌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能力的物理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政策和体育发展史的历史指标。但除此以外,奖牌对于所有的运动员和国家来说,都只代表过去。一个体育大国,首先是一个有宽容度、鼓励参与、鼓励个性发挥的国家。因为这是体育运动本身的魅力所在。
每逢大赛,我们都会不止一次地重提“重在参与”,一方面是为奥运健儿减压,另一方面也是重申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提出了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参与原则。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存在和发展。而所有的参与,都是建立在快乐和自信的基础上的。我们不必把一项超越自我、展示力与美的快乐活动,变成一项从压力中突围的艰难过程,尤其是此次奥运会上的卫冕冠军们。其实所谓“卫冕”,不完全是重新获得金牌,而是重新走到获得金牌时的状态———自信、自豪和快乐。
从“一个人的奥运会”,到主办一届奥运会,中国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使命,并不完全因为哪些曾经的胜利者,更因为那些失败的英雄。我们之所以怀念刘长春,就是因为他的参与刷新了中国的体育史,而不是因为他的成绩。
登上奥运舞台,本身就是运动员生涯的荣耀。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既是奥运之父的良言忠告,也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我们愿意再一次把它分享给那些没有获得奖牌的英雄们。 □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