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激情爱国 理性爱国
——写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商业运作的先例,但在奥运会前的火炬传递过程中,美国民众欢呼雀跃,出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赫·马尔科姆当时撰文说:“与其说火炬点燃了人们对奥运会的特殊热情,毋宁说它点燃的是爱国主义。”
  奥运会与政治无关,体育不应承载太多的政治重负,但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却渗透到奥运会和其他体育赛事的每个细胞中。24年后,奥运圣火来到中国,点燃了中国人的爱国激情,但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地却遭到了阻挠甚至破坏,千千万万海外华侨华人看不下去了,他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护卫圣火,很快扭转了局势。法国《世界报》今年5月29日刊登弗雷德里克·博班的文章 《中国新的社会契约》,里面提到:“中国年轻人如今公开表示‘热爱中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喊,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是不可想像的,因为当时的大学生们更多对国家的固步自封感到痛心。”
  但世界并不总是持有这种相对客观的评价,少数西方媒体把中国人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所展露的爱国情怀误读乃至歪曲成“狂热的民族主义”,把国内少数人的偏激情绪和行为上纲上线成一种国家行为,让人无法接受。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民众自然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付出,这与带有扩张性和偏激性的狭隘民族主义无关。如果认为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渗入爱国主义元素,就是“狂热的民族主义”,本身就是一种狭隘、偏激的思维方式。
  爱国,是一种普遍而高尚的情感,但我们对奥运会上的爱国情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要激情爱国,更要理性爱国,提倡一种热烈而不偏激的情绪,一种开放、包容、平和的心态,一种尊重外国客人和参赛选手的举止。我们反对奥运会政治化,不要把政治歧见和外交争议带入奥运赛场,即使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人民感情的国家,也不要把不满情绪转嫁到那些国家为了团结、友谊、和平而来到中国的运动员身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牌观”,防止滥用东道主优势,理解、尊重那些在赛场上赢了中国选手的外国对手,他们同样也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我们要有大国气度,正确看待和接受全球媒体那些善意、中肯的批评。我们要关注光芒四射的“菲尔普斯们”,更要给坚持完成比赛的“阿赫瓦里们”多一点关注和掌声……
  维护国家形象,善待全球宾客,提倡理性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是北京奥运会上分量最重、不可替代的一块“金牌”。 据新华社8月2日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激情爱国 理性爱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文体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