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促进文化发展共建和谐德州
“汉唐古城”展新韵
——陵县加速文化建设纪实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陵县,智圣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的故里,唐朝书法大师颜真卿在这里任过太守。这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事业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人心思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唐古城”绽放新韵,在全市经济位次不断前移。去年,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兴建文化艺术中心完善文化设施
  总投资1.6亿元的文化艺术中心于今年3月开始兴建,总体布局为“一主九片一廊三线”:“一主”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主馆,内设演播大厅、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九片”即中国结广场、历史广场、京剧广场等9个功能性小广场。“一廊”即160米长的历史文化长廊;“三轴线”即三条各具特色的参观轴线,是展示和解读陵县丰厚文化底蕴的主要载体。预计10月1日建成“一廊三线九片”,中心主馆完成外装,明年上半年竣工,届时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访古问今、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近年来,陵县不断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对国家AA级景区文博苑进行全面维修和重新布展,使之成为展现陵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基地。2002年,与浙江广播电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陵县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使全县989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光缆,有线电视用户达8万多户。
  结合重大节日和季节特色,该县举办“青春齐鲁,魅力陵县”、消夏广场文艺演出等大型文艺活动60余场次,成立了30多个庄户剧团,义渡口乡果园村庄户剧团被评为省级优秀庄户剧团。该县还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组织有文艺创作特长的人员开展文艺创作,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任秀岭作词的少儿歌曲《小背篓》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作曲的《祖国母亲》获晨钟奖。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6月6日,著名历史学家、山师大教授安作璋在考察了陵县汉墓群和文博苑后,欣然题词“汉风唐韵”。原省文化厅厅长于占德题词“智圣故里,汉唐古城”,陵县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已呈“金鸡报晓”之势。
  该县以“智圣故里,汉唐古城”为主题,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筹资5000万元,进一步扩建、改造文博苑,打好汉唐文化牌。以弘扬东方朔、颜真卿等名人文化为切入点,在神头镇建设东方幽默智慧园,积极参与40集电视剧《东方朔》的制作,打好名人文化牌。对汉墓群、东方朔墓等历史文化遗迹严加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与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合作,推出反映陵县历史文化的专题片,打好古迹文化牌。对大宗家战斗纪念碑、义渡口烈士陵园等红色遗迹保护维修,发展红色旅游。抓好仙人湖、得月湖的旅游开发,打好自然资源牌。
  该县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与开发,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设施,2007年被评为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注重保护和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方朔民间传说》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蹦鼓舞》被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6月15日,陵县陵城镇宋光国村的村民兰有富看上了中央电视台七套的节目,他兴奋地说:“俺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却看上了中央七台的节目,这个台对俺们农民太重要了,俺学到了很多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现在准备上个新项目。”今年5月,该县与中央电视台七套合作,建立了“中央七频道陵县转播站”,覆盖周围50公里,这是继“齐鲁电视台陵县转播站”之后的又一创举。
  该县努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筹资80余万元建成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部门开展共建共享。全县989个行政村中有972个村建起了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接入,年服务万人次以上。大力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工程,购置放映设备15套,建起了30人的电影放映队伍,已放映电影2000余场次。同时,全面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投资680万元,建成了新华书店政府路营业楼和图书发行大厦,2007年实现销售额1406万元,达历史最高水平。
  □本报记者 杨光艳 见习记者 王贺 本报通讯员 任相国 许明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汉唐古城”展新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