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陵县农村55岁的李克胜自费赴川救灾,他说——
“我是党员,得为灾区出把力”
  从灾区回来将近20天,人们才从李克胜老伴的嘴里听说他自费赴川救灾的事。日前,笔者在陵县神头镇迟家村李克胜的家中见到了他。
  李克胜今年55岁,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个有着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俺正在烟台某部医院服役,医院成立赴灾区医疗队,但没选上俺,这件事在俺心里遗憾了30多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俺就想,俺是党员,说啥也得为灾区出把力。”李克胜说。
  5月18日下午2点,李克胜从家出发,经济南转道西安,到达成都时已是20日的凌晨2点。
  一踏上成都大地,李克胜就感觉到了一种紧张气氛。虽然已是凌晨,但整个成都市区仍然灯火通明,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人群川流不息。他一路打听着,找到了位于共青团四川省委院内的志愿者登记站。由于上级有规定,个人不能单独上灾区一线,李克胜就和其他志愿者做物资搬运、保管工作。“既然上不了前线,那我就捐点钱吧。”他把200元钱交到了工作人员手里。
  李克胜和其他200多名志愿者与几十名解放军战士编成了一个临时服务队。第一天,服务队被安排去火车站装运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从早上9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中间除了轮换着吃了两顿饭,大家一刻也没停下。虽然李克胜岁数最大而且身材瘦小,干起活来却一个顶俩,他的午饭都是在扛着矿泉水箱子时吃的。成都的天气又闷又热,李克胜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年轻队员心疼地说: “李叔,你歇会儿吧,我们多干点。”李克胜说: “不累,俺来就是出力的。”
  接下来的几天,李克胜又和服务队员们一起在成都军区仓库卸输液水。 “装运输液水的汽车排成长龙,一眼望不到头,一车40多吨,我们整整干了3天,中间两天两夜没合眼。”
  5月26日,大家把工作干完后,驱车来到都江堰灾区,祭奠地震中遇难的人们。
  服务7天后,根据志愿者组织的要求,李克胜踏上了回家的路。
  □任相国 李俊堂 冯冬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是党员,得为灾区出把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