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亲眼见证儿子被埋125个小时后获救的奇迹,千里寻子的母亲拒绝回家——
“我必须留下来帮别人”
作者:张月琳周之江

龙金玉(中)在儿子获救的一刻激动而泣。


  “儿子能够奇迹生还,不是因为我到了灾区,而是因为有那么多现场的援救者,那些战士,那些医生,他们所有的人!”52岁的龙金玉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尽力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份真情相互传递,让更多的母子能团聚。”
  龙金玉所说的“奇迹生还”的儿子,就是在汶川县映秀镇灾区被埋125个小时后获救的贵州青年蒋雨航。5月21日下午,蒋雨航已乘飞机返回贵阳,当初不远千里赴汶川寻亲的母亲龙金玉却没有一道回家,她选择了留在灾区,当一名志愿者。
  “我在紫坪铺负责接待从山里走出来的灾区群众,要给他们分发食物和水,还要联系车辆送他们到都江堰。”5月22日上午,龙金玉通过电话告诉记者。
  5月16日,忧心忡忡从贵州凯里赶赴四川灾区时,龙金玉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找到在四川工作、眼下生死不明的儿子。
  音讯全无的爱子令龙金玉心急如焚。想方设法赶到紫坪铺大坝,大路断了,无法通车,“我徒步往山里赶,数十里山路,连走带爬地走了十几个小时”。
  一进映秀镇,顾不上喘息,龙金玉就往儿子的住地奔去。不可思议的是,救援人员告诉她,已经探测到废墟下有生命迹象,而正在竭力抢救的幸存者,正是蒋雨航。
  此时,蒋雨航已经被埋5天。经过9个多小时的努力,17日下午,蒋雨航被救出并乘直升机送往医院治疗。经检查,蒋雨航没有太严重的伤情,只出现了缺氧、疲劳、休克等症状。
  千里寻子并见证了奇迹诞生的龙金玉当即决定:“我不回去了,留到灾区当志愿者。”
  18日凌晨,离儿子获救不到半天,龙金玉就来到汶川救灾一线当了一名志愿者。
  “当天有一批物资要运去虹口,我就当了志愿搬运工。”龙金玉还提出,想和部队一起去虹口救灾,“他们说我年纪大了,还是暂时别去的好。”
  之后三天,龙金玉一直在紫坪铺等救灾一线协助救援人员开展工作。
  “把儿子留在医院不担心吗?”记者问。
  “不担心!不担心!”电话里传来龙金玉的声音,“儿子一进医院,就有很多医生护士为他精心治疗,还有素不相识的当地人送来鸡汤、钱物。我相信,在我当志愿者帮助别人的时候,有更多的人在全心全意地照顾我儿子。 新华社贵阳5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 张月琳 周之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必须留下来帮别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