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有爱就有家园”
作者:杜华江唐晓颖
  5月18日上午,在市中心广场捐款现场,古稀老人在子女搀扶下来了,年轻父母抱着年幼的孩子也来了……5元、10元、100元、500元、1000元,市民的爱心在这里汇集; “尽点滴之力,支持灾区重建”、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灾难总会过去,加油!”许多市民在条幅上留下了对灾区人民的牵挂与祝福。
  济南军区某部德州战友会的退伍军人,自发来到广场,把7500余元善款捐献到市红十字会。德州战友会会长刘军动情地说: “虽然我们脱下了军装,但心还是跟部队紧紧相连。在电视上,大家看到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在灾区抢险救灾,灾区人民生活非常艰苦,都觉得自己有责任尽所能去支援灾区,奉献一片爱心。我们有位战友自己做生意,昨天还在外地出差,得知我们今天要来捐款,连夜赶了回来捐出5000元。”
  “这是一场无情的灾难,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田,你可知道我们的呼唤,亿万颗心在为你祈愿……”中国吉他学会德州培训中心的教师滕晓滨带领十几位学生演唱着他刚创作的 《有爱就有家园》,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市民。 “最近我总在考虑,除了捐款外,还有其他什么方式能帮助灾区。在朋友的提醒下,我尝试创作了一首歌曲,希望音乐的力量能鼓舞起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滕晓滨说。
  在市慈善总会采访时,短短20分钟,就有6名市民前来捐款。一位50多岁的女士放下5000元现金就走,记者赶上去询问她姓名时,她的一席话道出了无数热心捐助者的心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灾区群众尽份力,应该的。”市民李振忠转业前是位军医,捐上钱后他还留下了联系方式,一再强调自己具有灾区救护知识,希望能作为志愿者去灾区救援……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张立刚介绍说: “这些天来,我们工作的同时,也被市民的爱心所感动着。现在越来越多的热心人自发融入到志愿者队伍,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灾区人民定能战胜灾难。”
  德州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情谊,让在德州求学的四川籍学子十分感动。德州学院四川同学会的张华奎同学感激地说: “家乡遭受灾难后,学校的老师同学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捐款捐物,德州人民也伸出援助之手,传递着爱的力量,给我们以鼓舞,我代表家乡人民深深感谢德州人民!”
  □本报记者 杜华江 唐晓颖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有爱就有家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