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8时许,记者接通了远在四川的德州市消防抗震救援分队队长王玉刚的电话。“目前,我们还在都江堰市继续搜救,请家乡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为德州争光。”王队长的声音嘶哑中透着疲惫,让记者不忍心打扰。
不放弃任何一个角落
5月18日中午,在灾区一线连续奋战了5天的德州市消防抗震救援分队结束了在彭州市的救援任务,赶赴都江堰市崇义镇进行拉网式搜索。在确认该镇没有被困人员后,小分队撤离崇义镇,并按照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部署,准备奔赴震中汶川县重灾区映秀镇。
由于总指挥部临时变更部署,救援分队19日这一天,仍然留在都江堰市进行搜救。王玉刚说,由于被埋时间太长,被困群众生还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但我们不会放弃任何角落,在扩大搜索范围的同时,等待新的救援任务。
灾情就是命令
5月14日零时17分,德州消防支队接到了省消防总队调度指挥中心关于赴四川参加地震灾区救援的命令。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了一支由王玉刚参谋长带队、45名官兵组成的德州市消防抗震救援分队,携带各种救援装备、物资给养和医疗急救药品,火速集结,奔赴灾区。
当天23时,救援分队抵达彭州市。经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救灾方案后,他们确定到该市受灾最严重、救援力量最薄弱的小鱼洞镇参加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体参战官兵来不及休整,就连夜徒步赶赴小鱼洞镇,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成为彭州市第一支外省消防部队支援力量。
35个生命的生死接力
5月15日上午10时,小分队徒步到达小鱼洞镇。11时30分,分队官兵到达小鱼洞镇东北方向的董坪村。该村有800余人分散居住在山顶,地震后90%以上的房屋倒塌,多人死亡和失踪。11时50分,分队官兵在一处倒塌的墙壁缝隙中发现了86岁高龄的黄玉珍老人,随队军医刘振山立即对老人进行救治。消防官兵就地取材制作了一副担架,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将老人安全送到镇政府急救中心。
在得知仍有33名老弱病残群众被困山中后,队员们分组行动,四处搜寻,有的队员手被划破了,有的嗓子喊哑了,但大家没有放弃一丝希望。14时50分,被困的33名群众相继被找到。队员们抬的抬、背的背、搀的搀,将被困群众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5月18日早上8点,救援分队又在小鱼洞镇将一名埋于废墟之中长达6个昼夜的41岁男子成功救出。因该男子伤势很重,消防官兵们决定将其抬至彭州市接受进一步救治。
这时的消防官兵,已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几十个小时。但为了给伤者更多生的希望,他们火速前行!为了避免路上的颠簸给伤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生命危险,他们将伤者牢牢固定在临时自制的担架上。几个人一组抬着伤者步行了十多个小时,翻越了三座海拔近2500米的高山,五次路过山体滑坡较严重的地段,终于于当日下午6点多到达彭州市,完成了这段拯救生命奇迹的感人跨越。目前,伤者正在接受进一步救治。
全体参战官兵顽强的战斗作风受到了当地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德州官兵心系前方战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不能全部前往灾区一线进行救援,但德州消防支队的全体官兵都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他们早已进入二级战备状态,认真检修救援器材,并做出所有人员停止休假的决定。
“战友们在前方抢救灾区人民,我们在家的人自然要全力照顾好他们的家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消防支队给每一名救援分队队员的家属都写了一封慰问信,并全力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官兵们纷纷表示,虽然不能同在前方救灾的战友们并肩战斗,但我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全市火灾形势稳定,以实际行动支持前方的战友。
□本报记者 李婧 本报通讯员 赵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