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城镇南街村的菇农们正忙着采摘食用菌,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牟永来 摄
连日来,武城县老城镇南街村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人来车往,菇农们纷纷进砖进料扩建菇棚,增加食用菌生产面积。 “现在国际食用菌市场非常好,我们生产的双孢菇供不应求。”正在忙着扩建菇棚的张凤水擦了一把汗,高兴地对笔者说, “瞧,这个菇棚2000平方米,年可增加收入3万元。”
该县农业局局长李胜奎介绍说,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目前国际食用菌消费市场呈现出“牛市”状态,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农民养殖一个8分地的菇棚,一年也有5000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武城县把食用菌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实行食用菌优势种类区域布局规划,主抓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基地、常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创新出 “银企结对”模式,由龙头企业担保,该县信用联社共为200多名菇农提供小额贷款860多万元。引进了九发食品公司、凯运食品公司等龙头生产企业,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向高优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该县积极引导和支持种养专业大户、乡村能人、农业龙头企业、基层农技部门等联合兴办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民 “抱团”闯市场,开拓出了江浙以及日、韩、东南亚等食用菌市场。目前,武城县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民有1.2万人,涉及9个乡镇 (街道办)的220个村,面积130万平方米,菇农年可增加收入1600多万元。
笔者在李家户乡耿庄村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采访时看到,菇农张德全在自家菇棚里采摘的15筐双孢菇刚刚抬出菇棚,就被九发食品公司的运输车拉走了。数着一沓崭新的钞票,张德全脸上露出了笑容。在他的菇棚里,接种、封口、码袋,在四五名农妇娴熟的配合下,不一会儿,数百个食用菌袋制作完毕,放在大棚里等待出菇了。张德全说:“种蘑菇还真有点像炒股票,自从看准了种菇挣钱,我就把人力、财力都投进来了。如今,我已经建起了5个食用菌大棚,雇了12名工人,自己也当上了老板。”
在菇农们纷纷忙着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九发食品公司和凯运食品公司不断提高食用菌产品研发水平,产品通过了省首家无公害食品认证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获得了产品出口欧盟的“通行证”,今后他们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可以出口到德国、英国等国的市场。凯运公司总经理嵇晓芳说:“菇市这么火,我们也得‘加仓’,只不过我们这是科技‘加仓’,以此实现食用菌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目标。” □戴树超 祝丽娜 王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