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重大项目建设——
奏响德州发展最强音
作者:杨德林本报




  图1:总投资2亿美元的平原晋德五金件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基地。 相子瑞 摄
  图2:年产5000吨冷轧辊扩产项目建成后,将为通裕集团新增销售收入1.8亿元。 高汝宝摄
  图3:总投资8亿元的澳德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服务业的新亮点。(效果图)
核心提示
  今年,我市将实施60余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00多亿元,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等项目。筛选出15家骨干企业重点培植,力争3至5年内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同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今年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

  3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齐河县召开了全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发出了咬定目标、强力推进、奋力实现重大项目建设新突破的号召。重大项目以其巨大的投资规模、超强的带动作用、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备受注目。重大项目是我市大力实施 “工业强市”战略的关键,承载着德州经济腾飞的希望。
  认识重大项目
  何谓重大项目?顾名思义,重大项目是指那些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能够对德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必须明确一个认识,重大项目并不是简单追求规模而是追求内在质量和投资强度的统一,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统一。一个重大项目的启动、建设和投产往往能够迅速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聚集裂变效应,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这种 “非均衡重点突破”的理论已被证实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追赶经济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最佳选择。如齐河县政府与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华电国际齐河煤电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预计2012年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带来8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5亿元的利税。
  3月13日至16日,市几大班子领导带领各县市区委书记、市直综合部门及28家重点企业的负责人赴青岛、烟台两地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带给我市各级干部最大的震撼就是两地抓重大项目的决心和勇气以及抓出的巨大成效。烟台海阳核电站项目总投资高达100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地方财政贡献20个亿。为了这个项目,海阳几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前赴后继争取了十几年。为了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海阳前期投资十几亿元,完成通路、通水、通电、厂址整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烟台市今年确定的市级重点项目110个,总投资高达3000亿元。没有重大项目,就没有投资强势拉动,就没有经济的强劲发展,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近几年我市各级在抓重大项目建设上存在各种问题与不足,突出表现在唯条件论、唯环境论和唯政策论上,一提上重大项目就强调基础差、底子薄、政策紧、风险大,特别是部分干部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境界不高,应对宏观环境的办法不多,破解困难手段缺乏,少一份为了德州发展敢于担责、敢于奉献的勇气、恒心和毅力。因此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大力发展重大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富裕财政,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必然选择;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实践党的宗旨观念,造福百姓,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
  谋划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投资几十亿、上百亿;重大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建设,手续烦琐;重大项目牵一发动全身,事关发展大局。如果没有很好的谋划,大项目的引进、建设、投产也只是一纸空文。
  抓好重大项目首先要解放思想,学会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学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的中的困难。无数事实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上大项目的力度,工作境界的高低决定着上大项目的水平。会不会抓项目、抓得好不好,实际上也是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路、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考验。广大干部只有解放思想、更换脑筋,真正横下一条心,抓大项目、大抓项目,树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心,德州的重大项目建设才能有一个大的飞跃和发展。
  “万事谋在先”,没有一个好的谋划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结果。要围绕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特别是抓住举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和荣获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称号的契机,本着“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筛选储备一批”的原则,谋划、论证、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有市场、有前景、牵动全局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要包装推介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政策,精心筛选、上报符合上级鼓励扶持条件的项目,力争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尽可能多地为重大在建项目争取信贷资金支持;加强对上市工作的指导,争取更多更好的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膨胀规模。要明确重大项目的投向要求,重点建设和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亿、税收贡献大的工业项目,能够延伸主导产业链和形成新的主导产业项目,国家和省科技部门认定的高科技项目、专利产品项目、新产品项目,集约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项目,支撑地方长远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明确重大项目的投量要求,确定的工业项目当年投入至少完成2亿元,服务业项目确保当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外资项目必须确保当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美元。要明确重大项目的投速要求,过亿元的大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过10亿元的特大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3年。
  突破重大项目
  近几年我市虽然开工建设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市重大项目的数量、质量和发挥的作用,都远远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远远没有达到其所应有的支撑、带动作用。面对 “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的迫切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面对国家严格的经济宏观调整政策,必须拿出超强的勇气、超常的措施,对重点项目实施重点突破。
  要打破 “瓶颈”制约。千方百计突破资金制约,今年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形势更加严峻,要以优化金融环境建设为核心,加强银企合作,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同时,积极主动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如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上市融资、利用好私募基金等。千方百计突破土地制约,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要抓紧制定 《德州市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办法》,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走土地高效集约使用的路子。千方百计突破审批难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审批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要做好 “引”、 “促”、 “放”的工作。 “引”,要克服一切困难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今年招商引资工作要把目光、精力、资源聚集到重大项目上来,尤其是要在引进500强上实现新突破。要把重大项目和园区开发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导相关产业生产要素在园区聚集。 “促”,要围绕我市优势企业和产业,给政策、给环境、压担子,全力促其做大做强。目前我市的新能源、生物科技、机械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要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产业集群配套协作;我市的华鲁恒升、莱钢永锋、恒源石化、通裕集团、皇明太阳能等企业具备了做强做大的基础和条件,要按照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培植15家大企业的发展目标,促其大上项目,抢抓发展先机。“放”,就是要进一步放开搞活,纵深推进 “南融北接、东引西联”战略,积极承接京津济地区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通过与央企、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合作下决心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高端前沿大项目,特别是对央企合作和企业上市工作,各级拿出硬措施强力推进,坚决破除害怕肥水外溢和官本位思想,只要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就积极合作,甘当配角。
  □本报记者 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 冯新中 秦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奏响德州发展最强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