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清明祭祀求“清明”
作者:王育恒钟伟本报





    图1:清明节前后,许多市民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图2:网上祭奠成为新时尚。
  图3:鲜花取代纸钱成为陵园里的“主角”。
  首次列为法定假日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有关部门预测,清明节期间全市群众扫墓将迎来高峰期,高峰日人数将会达到5万人次以上。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尽量错开高峰时段前往祭奠,或以新的祭奠方式追思亲人,但民俗学者和一些人文学者认为,要推行倡导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等新形式,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清明祭祀求“清明”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明节对于德州人而言,几乎是和中秋同等重要的节日,祭祖是整个节日的核心,如果没有祭祖,就等于说没有过节。今年清明列为法定假日,多数被访市民表示,今年有时间了,一定要回乡祭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市民祭祖仍沿用传统形式,不过已经大大简化,包括拜墓烧香,凭悼先人等仪式,新的祭奠方式也在悄悄兴起。3月21日,记者在德城区天衢路的一家花店看到,已经有顾客开始预订鲜花。家住岔河小区的市民张雪梅对记者说:“以往清明节都是去买纸钱,今天专门来选购一些鲜花。”张女士认为,鲜花和纸钱比起来,洁净无尘,不会污染环境,更能代表对亲人的哀思。花店老板介绍,店里专门到外地进了一批清明节用花,没想到十分畅销。
  这几天,网上祭奠也逐渐火热,其中尤以中青年人居多。在一些网吧里,上网的学生和青年人比往日多了,而且登录到一些祭祀网站,将自己撰写的祭文献给逝去的英雄或亲人。来德州做茶生意的岳先生说,本想回福建给父亲上坟,可是离家太远了,而且业务太忙也抽不开身,于是就选择在网上祭奠,表达一下内心的怀念和追思。记者上网发现,网络祭奠内容也很丰富,访问者可以在相关的网站上为逝去的亲朋好友建立 “网上墓地”,可以粘贴逝者的生平介绍,瞻仰逝者的遗像,并可为逝者献花、上香……虚拟的网络祭奠,可以表达同样的心意。
  鲜花寄哀思,网上表深情。用时尚的文明祭奠,清明节也 “清明”起来了。
  小祠堂解决大难题
  春日的暖阳庸懒地照在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张大庄的村祠堂上,这个公共建筑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又成了村民们关注的对象。
  近几天有人开始对祠堂进行清扫,好方便清明祭祀。“过去,大家认为在大街上办丧事,敲锣打鼓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管不着。如今,有了公益性祠堂,既方便了丧属,也不打扰街坊邻居了。”一位刚在祠堂料理完亲人后事的村民说。据临邑县民政局介绍,全县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村公共祠堂234处。
  有关部门算过一笔账:实现入祠堂安放后每场丧事按照平均节约2000元计算,全县每年可节省开支600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迁出旧坟近3000座,每年至少减少坟头900余个,节约土地20余亩。
  据市民政局的同志介绍,从各县 (市、区)农村实际看,以村为单位独建或分片联建公益性骨灰堂应是最好的骨灰处理方式,也最接近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的终极改革目标。因此,大力推进农村骨灰堂建设,应是全市农村骨灰处理方式改革的一个方向。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市建成村建公益性骨灰堂401个,其中庆云、临邑两县通过采取奖励政策,工作推动得最好,其驻地街道办、镇建立公益性骨灰堂的村已超过40%,其他乡镇也有超过20%的村建立了公益性骨灰堂。市民政局已连续两年将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列入民政工作千分制考核的内容,以引领全市农村骨灰处理方式的改革。
  文明殡葬带动文明祭奠
  走进德州永安陵园,让人眼前一亮,弱柳小河、秀亭曲径,如果不是纪念碑的提醒,还真让人以为走进了一处公园。 “我们这里倡导鲜花祭奠,作为公共墓地,有专门的焚纸炉供扫墓的人焚化纸钱。”陵园主任张胜启指着远处的墓碑对记者说, “所以,墓园里几乎都是鲜花或者绢花,根本看不到烧纸。”在全市其它四处经营性墓地都是这样推行的,在维护环境的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祭奠的方式。
  在推动祭祀文明的进程上,市殡仪馆馆长王立明认为,殡葬文明是祭祀文明的先导。他告诉记者,市殡仪馆正在强力规范自身行为,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随着新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的即将出台,殡葬管理和殡仪服务将在体制上发生重大变化,市殡仪馆将率先转变经营思路,遵循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宗旨,在传统殡仪服务的基础上,陆续增加了十几个殡仪服务项目,服务方式由坐门等客变为上门服务,带动了文明殡葬的改革进程。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师东宏表示,我们提倡文明祭祀,对群众接受程度还是要慢慢引导,城市居民对一些新的祭奠方式接受速度较快,在农村则相对较慢,但我们相信,文明殡葬的改革将带动文明祭祀的开展。
  寻找传统节俗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
  德州学院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国楹认为,过清明节的习俗在德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不是缺乏存在,而是缺乏发挥和应用。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 “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使得这一节日的仪式有所简化,目前已进入了恢复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清明节是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晶,中国人以此加强族群认同心理,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梁国楹表示,清明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重孝道,讲求慎终追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祭拜祖先。孝敬老人、敬重祖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应该发扬光大。如果仅把清明节简化为烧纸,这就把清明节看窄了,把它简单化、消极化了。从积极方面来看,可以把清明节上升为一种高昂的情绪,缅怀先祖、先烈、先人。这些也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针对有关部门提出的上坟不烧纸钱会不会同传统习俗相矛盾的疑问,梁国楹认为,尽管文明祭扫、祭祀正逐渐成为清明节活动的大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街头焚香、坟前烧纸的情况仍不鲜见,尤其是针对一些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回家扫墓的群众,政府部门可以适当的划出专门的场地供祭祀所用,不仅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也可体现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摄影邹斌李根)    □本报记者 王育恒 钟伟 本报通讯员 翟红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清明祭祀求“清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