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武城民资热投“绿色银行”
200大户造绿近万亩
作者:戴树超牟永来
  武城讯 近日,老城镇祝官屯村村民陈秀森投资20余万元,将去年承包的500亩京杭大运河河堤全部种上了泡桐、速生杨等苗木。今年以来,武城县出现了民间资本踊跃建设“绿色银行”的热潮,像陈秀森一样的造林大户有200多户。全县已造林1.4万亩,其中民资造林面积近万亩。
  武城县从2005年开始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 “明晰产权,减轻税费,规范流转,放活经营”的要求,到2006年底完成了对全县1.1万亩集体林地和部分国有林地的产权制度改革,全县3.2万户林农有了50年不变的产权。今年,为了鼓励林农育林致富,保护环境,武城县对那些上渠堤、下河滩、开荒地的林农每造一亩林,给予50元的苗木补助;县林业部门免费为造林户做好林地规划,提供技术服务,统一调送优质苗木;鼓励林农联户造林或林地向大户流转。同时,对群众生产的商品林实行即申即批,简化审批手续,减低税费,让利于林农,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林农、个体业主、企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今年春天,该县广运街道办事处下岗女工杨新红投资13万元承包盐碱地170多亩,建起了用材林基地和经济林基地。去年以来,武城县先后被评为 “国家级经济林改革示范区”、 “山东省优质林木生产基地县”和 “全省生态森林建设先进县”。 (戴树超 牟永来)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民资热投“绿色银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