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文化磁场”聚来大效应
作者:张祖义李建高汝宝
  禹城讯 近年来,禹城市文化事业亮点纷呈:该市艺术团与刘斌等知名演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台献艺;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电影公司每年放映电影1500余场次。
  “文化磁场的形成,得益于机制的创新。”禹城市委书记黄金忠一语中的。
  该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上,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院团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模式,文艺团体进行公益性演出,政府提供相应资金。去年以来,该市为市艺术团累计投资200余万元,购置流动舞台车一辆及演出服装、灯光、音响等,投资100多万元修缮改造了电影院。 “因为我们硬件、软件都具备,逢有重要节庆活动,自己搭台当主角,比请 ‘外援’要实惠得多。”该市领导这样说。禹城市成立了13个群众体育协会,各协会已发展俱乐部70多个、会员单位300多家、会员上万人。
  文化与市场手拉手,该市创造出了 “院团管理、企业招人”的独特模式。由政府协调,在骨干企业建立文化活动基地,艺术团演员由企业办理招工手续、发基本工资、缴纳社保费用。作为各自企业的文艺骨干,演员服务文化活动基地建设,参加企业文化活动,但日常管理排练由市艺术团集中负责。这种模式既使文体人员有了生活保障,又密切了文企关系,促进了文企密切合作良性循环的形成。去年以来,该市艺术团创作了30多件新作品,并通过冠名等方式在广场演出,争取到企业赞助;建设健身辅导站、健身器材店等70余处,从业人员800余人,固定资产2亿元。电影公司开展送电影和科教片下乡活动时,通过插播企业广告幻灯片的形式,收入近8万元。
  该市办好企业文化的同时,注重在农村“种”文化。通过开展 “三下乡”,把文化的“种子”撒向农村大地,把 “文化下乡”变为 “扎根在乡”,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人才,使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同时,先后投资建设了糖城广场、图书馆和美术馆等设施,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方位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上,该市精品、亮点频现。该市文艺人员创作演出的快板 《代表使命重如山》登上了人民大会堂舞台;在各级报刊发表文艺作品500余篇;先后培养出了中国音协会员、中国曲协会员、省作协会员等一批优秀文艺人才。 (张祖义 李建 高汝宝)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禹城“文化磁场”聚来大效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