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方面,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经成为建和谐、促发展的有力保障。
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为凝聚发展合力、再造发展优势,去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共建和谐、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认真开展学习,积极查摆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在德州政府网站设立的专题网页点击量达11万人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优化环境,营造了奋发有为、清廉实干的浓厚氛围。活动中,我市注重抓好反腐倡廉教育,邀请中央纪委专家作警示教育报告,并在德州监狱建立了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严格落实廉洁自律规定,建立完善市直单位公务用车控制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公车购置程序和配备标准。
强化优化环境的保障作用
市委、市政府对环境建设高度重视,作为抓纲带目的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去年,在全市开展了 “优化环境整建创”活动,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推动环境优化。对7120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轮训,清退不具备执法资格人员210名。审核确认行政许可和处罚主体141个,取消不合格主体6个。检查与行政职能密切相关的中介机构58家,查处违法企业6家。同时,组织全市部分企业对市直执纪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进行评议,开展千人评机关效能和政风行风活动。确定了200个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和100名监督员,全面推行 “双向监督”。
我市还开展了“访千家、走万户”明察暗访活动,集中查处典型案件,并制成纪实片在一定范围内曝光。受理举报投诉179件,查纠清退违规收费3100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2人。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58个有非税收入的市级部门、单位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谁收费、谁所有、谁受益”的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
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严格履行纪检监察工作的崇高职责,着眼于惩恶扬善、取信于民,把办案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共受理信访举报1232件,立案791件,处分党员干部771人,挽回经济损失1460多万元。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清理整顿6个重点领域30个单位的67个重点环节、108个重点岗位、213名重点人员,查处了一批重点案件。同时,强化信访跟踪督办工作,全市信访案件的按期结案率和优质结案率均达到95%以上,案件审理和申诉复查工作进一步规范。
着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着眼于维护中心大局、服务基层百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下大气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充分发挥维护群众利益“保护神”的作用。去年,集中整治教育、医疗、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土地征用、环境保护及涉农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处各类学校乱收费40.9万元,清退27.1万元。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208件,查纠损害农民土地利益问题172个。查处医药购销、医疗服务、公路“三乱”、安全事故等各类严重违纪违法案件72起。特别是连续开办了六年多的“承诺热线”,成了我市的“金牌栏目”,仅去年就接听电话2809个,其中投诉电话1522个,投诉问题已全部解决,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排扰解难的“服务站”、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先后获得全省党风廉政建设优秀栏目等荣誉称号。
全力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
我市积极构建具有德州特色的惩防体系,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改革,从源头上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和几率。积极实施和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津贴补贴和公务接待,源头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强化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建设 “阳光工程”。一年来,全市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达100%。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进行全程监督,市直全年实现政府采购金额2689万元,节约财政资金469万元。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我市坚持把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与积极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监督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廉政承诺、廉政谈话、廉政档案、述职述廉、廉政测评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密织监督网络,实现对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监督。全市共有198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述职述廉,纪委常委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813人,任前廉政谈话565人,诫勉谈话39人,共有1331名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对23名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对全市178名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及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进一步深化。企业、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防止了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既维护了党的纪律,又保护了干部。
□本报记者 杨光艳 本报通讯员 卢镇 刘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