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开拓进取 再谱新篇
——市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回眸
  一串坚实的脚印,一个崭新的台阶……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党委中心,代表人民意志,监督支持“府院”,依法履行职权,积极开拓进取,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谱写了人大工作的新篇章。
围绕中心谋发展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发展主题,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努力增强监督实效。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市委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常委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每年都要听取市政府关于工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特别是对市属企业的改革发展专题作出决议,多次组织视察、调研,督促和支持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全市工业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常委会把招商引资作为听取审议的重点之一,连续五年听取专项工作汇报,开展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提出要深入推进“南融北接”和“东引西联”工作,进一步转变招商理念,明确招商重点,强化环境建设,加快项目落实等建议,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健康发展。常委会把促进新农村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议程,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等一系列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听取审议市政府有关工作汇报,开展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由于各级高度重视,重点倾斜,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按照市委关于“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工作部署,将其列入监督重点,着重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品牌建设、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经过全市上下积极努力,我市服务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贴近民生促和谐
  市人大常委会带着对群众的深情厚谊,贴近民生干事,围绕民权履职。对平安德州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民医疗保险、食品药品监管、环境污染治理、文化旅游、非典和禽流感防治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监督,督促解决了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连续五年开展德州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治污设施不正常和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督,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常委会围绕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开展监督,对农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计划生育法、环境保护法、山东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汇报。不断强化对司法机关的监督,重点对市法院贯彻法官法、民事审判、执行工作和市检察院刑事检察、涉检上诉等专项工作进行监督,就部分案件组织代表参加庭审旁听,支持公检法机关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确保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对31名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11名法检两院副职进行述职评议,达到了强化人大监督、推进工作开展的目的。对部分省垂直部门开展执法工作评议,使垂直部门增强了围绕中心搞好服务的意识,保证了法律的贯彻实施。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强对信访案件的跟踪督办,五年来,共受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4000余件次,督促“一府两院”依法妥善处理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代表工作上水平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提高代表素质、发挥代表作用,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依法保障代表行使职权。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认真组织代表参与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进一步强化代表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不断丰富,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多样。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及时向代表通报情况、提供和订阅有关学习资料。以正面引导为主,坚持激励与监督相结合,认真开展了评先树优和代表述职活动,先后两次召开全市代表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评选表彰先进市人大代表小组24个、优秀市人大代表110名。全市有9687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进行述职,占代表总数的93.8%。以增强代表活动实效为目的,加强代表小组建设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 《关于加强代表小组建设增强小组活动实效的意见》。2006年,全省人大代表小组建设观摩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的科学划分代表小组,选好配强小组召集人,健全保障、培训、激励“三大机制”,代表小组建设“四、六、八有”等做法,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认真督办代表建议,每年人代会后,及时将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交“一府两院”及有关单位办理。五年来,共交办督办代表建议、批评、意见513件。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不断提高,满意率逐年上升。高度重视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全市共选举产生市级人大代表457名,县级人大代表2374名,乡级人大代表7283名,并选举产生了县乡两级国家机关领导成员。通过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广大选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各级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基层政权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强化宣传营氛围

  加强对民主法制和人大制度的宣传,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宣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利用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等重要法律的颁布纪念日开展活动,通过发表署名文章、作电视讲话、召开座谈会、举办法制讲座、组织知识竞赛、举行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了宣传范围,增强了宣传效果。常委会创新人大文艺宣传,实行人大机关与有关部门、专业人才与群众演员、创作与演出“三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时,全市组织人大文艺演出30余场,达到了“千里行,万人看,百万人受教育”。去年春节前,全国人大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迎春联欢会上,我市编排的两个节目应邀演出,成为地方人大进京演出的一大创举。五年来全市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人大新闻稿件连年递增。由于我市人大宣传工作独树一帜,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及全国几十个市级人大常委会前来学习,常委会应邀赴海南全国人大新闻宣传干部培训班和中央党校全国人大机关分校介绍经验。通过坚持不懈和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宣传宪法和有关法律,宣传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和为民建功立业的典型事迹,营造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氛围,使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
强基固本激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我们怎么办”大讨论,紧密联系人大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的重大决策,明确人大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学习人大理论、法律、经济、科技知识,努力提高议政能力和决策水平。注重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先调查、后议事,努力做到真实体察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坚持边实践创新、边规范提高,在监督工作、人事任免、代表工作及机关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进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为目标,加强机关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经常给机关干部出题目、压担子、提要求,通过派出培养、驻村扶贫、巡回演讲等多种渠道,强化对机关干部政治和业务素质的锻炼培养,激发了大家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梁希东 本报通讯员 马春荣孙旭红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开拓进取 再谱新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两会特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