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走进乡村看风景
黄河岸畔沐春风


  蔬菜棚内传技艺,文化大院响锣鼓,孤寡老人住暖室……寒冬,一幕幕和谐大戏,在齐河乡村上演着。


农业技术送地头


  上月25日,宣章屯镇甘东村来了一位特殊的“医生”,医好了全村黄瓜大棚户的 “心病”。原来,该村30多个黄瓜大棚均不同程度地发生死秧现象。村民陈华一个电话便把 “科技家教”——县农业局技术员张立宏请进了大棚。张立宏指着病秧,反复讲解 “如何用植物疫苗杀灭地下线虫”等防治技术,直至农户掌握。陈华高兴地说: “有了张老师这样的指导,心里就是踏实啊。”
  去年以来,该县启动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整合全县农技力量,分组划片与3000多名科技示范户结对子,进行 “家教式”培训。同时,依托10个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50处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及2000多块村级农业科技示范田,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目前,已推广农业新品种58个、新技术8项,大部分农民掌握了1至2项农业实用新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


“文化常青树”栽村头


  “十七大精神进俺村,百姓生活更甜美,养鸡种地讲科学,年年丰收有盼头……”上月22日晚饭后,潘店镇朱庄村文化大院内灯火通明,掌声阵阵,由村文艺表演队自编的节目 《十七大到俺村》正在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张培杰老汉在二胡、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边唱边舞。与之相邻的远程教育接收室内,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专家讲座。不远处的村务公开栏,现金收支、宅基地分配等 “六项”村务,写得清清楚楚,几名群众驻足细看。
  该县以村文化大院为阵地,发挥县文联和作家协会、书画协会等四大协会及14个乡镇分会的作用,800多名作家、书画、戏曲、音乐舞蹈协会会员活跃在乡村,每年培训农民 “文化带头人”3000多人次,成为一支 “不走的农民文化新军”,育出一株农村 “文化常青树”:元旦 “绣球”舞,新春锣鼓迎,元宵秧歌闹,五一、十一开展 “乡村旅游农家乐”文体活动,冬日农闲举办农民艺术节、春联比赛……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四季不断。


扶弱济困暖心头


  “过冬有火炉,吃饭有食堂,吃喝拉撒有人管,大病小恙有药房。俺这孤老婆子做梦也没有想到,晚年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上月23日上午,安头乡敬老院性格开朗的五保老人崔韩氏,掰着手指头夸起如今的好日子。和崔韩氏一样,齐河县1176名五保老人住进了这样温馨的 “家”。
  齐河县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扶弱济困,力求为全县农村五保户、低保对象、三老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系上 “保险绳”。县里积极构建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结对帮扶、集体救助、临时救济、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网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同时,敬老院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2007年以来共投资350万元,新建房屋188间,翻修房屋420间,房屋总数达到了693间。
  □郑军 王小燕 郭英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黄河岸畔沐春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