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打 造“ 软 实 力 ”
——临邑文化建设纪实

  临邑新世纪广场,紫荆花场标高高耸立,辐射状的花砖路把行人引入临邑民乐园和邢侗公园。清晨,市民在这一场二园里舞剑、练拳、散步;夜晚降临,五光十色的激光灯、冷光灯、霓虹灯,把市民装扮成妖娆的“模特”。在这里,有反映临邑县历史人物风貌的邢侗纪念馆,有反映劳模风采的王为民事迹展览馆,还有提供现代休闲娱乐的工人文化宫。一个小县城有这么好的文化设施,令人惊叹。
  临邑县县委书记玄祖香介绍说,这几年,临邑县经济、文化两翼齐飞,在临邑县人眼中,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形象、风格和灵魂,更是一种软实力,不仅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而且能够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文化设施:“雨后遍地春笋”

  临邑县文化名人辈出,如何把历史上的文化积淀融入现实的生活?必须有个民众看得见的平台。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投入,怎么办?临邑县想到了引入民营资本的渠道。
  临邑民乐园原是以绿地为主的县委大院的一部分,而邢侗公园原先是一个芦苇塘。县里通过吸收民间资金对它们进行改造建设。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一个规划设计先进、建设水平较高、功能齐全、游乐设施好的公园以及一处邢侗纪念馆、一条书法长廊、一个城市主题广场等高档次的文化设施建设拔地而起。短短几年内,集健身、休闲、文娱于一体,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临邑县文化为主线,囊括了临邑历史文化和名人英杰的现代化城市文化设施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近两年,临邑县累计投入文化经费达2000多万元,使旅游景点得以深度开发,城市品位得以提升,临邑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此外,县里每年还安排专项经费200多万元用于文体活动。
群众文化:“霓裳舞动新风”
  初到临邑的人往往有一个疑问:怎么临邑县新世纪广场的舞台常年搭着不拆除呢?一段时间后才明白,这里的广场文化活动十分频繁,“霓裳”频舞。
  临邑县文体局负责人告诉笔者,临邑县广场文化活动已坚持了多年,举办之初主要在夏季演出。后来,“夏季歌”发展成“四季歌”,而到夏秋两季每周都有两台好戏或一场公益电影奉献给群众。这些广场文化活动有来自农村的,有来自社区的,有老年朋友演出的,有暑期青少年专场的,一年下来达30场次之多。一场接一场的演出使全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去年,中国临邑槐花节大型文艺晚会邀请了演艺明星演出,观众达15000多人。

  文化产业:“酵母生发变大”

  在临邑县,有着促使文化发育的“酵母”:文化进社区、文化三下乡、社区自办文艺专场随时有、随处见;临邑县广场、凯旋社区有专门的文化活动经费,有足够的活动场所;京剧演唱团、舞蹈表演团、夕阳红艺术团等民间自发经常性的文艺活动,政府不必投入1分钱。
  “一勾勾”是临邑县民间艺术独有的精品。它曾赴北京演出过,今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临邑县“一勾勾”研究协会成立,并有专门的演员培训中心,活跃在城乡的业余剧团有10余个。
  文化“酵母”的作用很大。到目前,临邑县有歌舞娱乐、网络信息、书刊等文化场所200余家,仅艺术培训学校就有6家,逐步形成了与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内容丰富的文化产业。
  □本报通讯员 任清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 造“ 软 实 力 ”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文化娱乐】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