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农村党员郭秀明为原型的方言话剧 《郭双印连他乡党》,获得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殊荣,已上演300多场,然而却没能到农村演一场,就连“老郭的乡党们”也只看过一次,还是西安话剧院雇车将他们接到城里来看的。
其实,下不了乡的精品大戏又何止一部 《郭双印连他乡党》。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好戏连台,璀璨夺目,但是许多文艺工作者表示,在文艺百花齐放的同时,文化生活的城乡差异、贫富差距仍然是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在城里,一次活动、一场大戏动辄花费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剧院的门票也是数百元、上千元;而在农村,让农民掏上五元钱、十元钱看一出好戏也是高消费。每次 “送戏下乡”的时候,屋顶上、树杈上都是观众的热闹景象让文艺工作者既高兴又心酸:农民想看到好的文艺节目不容易啊!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城乡文化体制的分割,二元结构明显,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的差距越拉越大,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出现了明显失衡。谈到这个问题,许多文艺工作者也很无奈:在目前的差额拨款管理体制下,许多地方剧院、剧团艰难求生,想要到农村去演出,挣不到钱不说,还要贴上职工们的生活费,谁有积极性去呢?
缺乏主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必将导致农村文化阵地出现萎缩,一些低级庸俗、封建糟粕的文化垃圾还会乘虚而入,侵蚀农村文化体系的健康肌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党中央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对缩小城乡文化差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出的要求,体现了执政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重视,对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深刻理解。
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深深意识到,公共文化资源应该是全民共享的,不能因为农民收入低就剥夺了他们对文化欣赏的权利,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也是文化体制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奖励或者补贴的方式支持文艺院团送戏下乡,一些地方还将戏剧纳入政府采购项目,用新的投入机制把文艺精品送到基层、送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许多文艺团体也在积极行动起来,西安话剧院负责人表示, 《郭双印连他乡党》获奖后有了奖金,他们就可以将精品大戏送到 “乡党们”中去了。
文化体制改革应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对主流文艺团体、体现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品的政策扶持长效机制,形成文艺精品下乡长久而畅通的渠道。
文化消费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的繁荣不仅仅是鳞次栉比的大剧场、大戏院,更重要的是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既要建都市大剧场,也要建文化小广场,更要针对落后地区的现状,建设更多的乡村戏台。还要有更多适合农村市场特点的“农村版” “精简版”精彩剧目。
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特别是送到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的群体身边,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图为《郭乡印连他乡党》剧照。
□皮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