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本期关注
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我市几何?
  继2006年9月出口商品退税率调整后,今年6月18日,国家发布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对出口商品退税率再次进行调整,涉及2831项出口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是近几年来调整范围最广、力度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
  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我市哪些行业?对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企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出口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政策: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调整
  自今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10项出口商品由退税改为免税,调整的商品种类共计2831项,同时取消了3个月保持原退税率不变的适应“过渡期”。
  据德州市外经贸局统计,此次出口退税调整涉及我市服装、化工、家具等在内的23大类行业,共计126种商品,受影响企业206户,占到我市出口企业的50.12%。其中:取消退税商品5大类16种,涉及22户出口企业,占受影响企业的10.6%;下调退税商品18大类110种,涉及184户出口企业,占受影响企业的89.4%;目前,没有涉及退税改免税的出口商品。
  德州海关通关科科长吴廷军介绍,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同时,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阳光与风雨并存
  如何看待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我市经济带来的影响?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此次调整,释放出了国家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引导我市出口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的出口,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发展,减轻地方财政超基数部分退税的负担。
  以地方财政超基数部分退税为例,今年1至6月,我市实现出口39671万美元,按各类出口商品占总出口额的比例测算,调整前我市的综合平均退税率为0.86元/美元,调整后为0.65元/美元,这意味着每出口一美元商品就要减少退税0.21元人民币。预计我市2007年将实现出口72000万美元,依此推算,全年减少退税6780万元人民币左右。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负担比例为92.5:7.5,相当于财政支付要减少508.5万元人民币。
  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出口退税相当于企业的利润,此次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我市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加重,盈利空间减少。据走访的企业介绍,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将导致成本增加1个百分点,利润减少1个百分点,影响将在下半年开始显现。
  以德州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以钢铁制品出口为主,出口退税率调整后,70%的出口商品退税率由13%降为5%,30%的出口商品退税率由8%直接降为零。另外,海关还要征收5%的出口关税,对企业冲击很大,在手订单直接损失102万元。
应对:企业吃透政策,逐步调整
  市国税局有关人士建议,对我市出口企业来说,面对本次退税率的调整,应掌握好政策,及时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应对措施:
  首先,企业要及时准确测算出口退税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调整销售结构,避开“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商品的出口。有条件的出口企业,可重新设计出口商品的贸易方式,特别是退税率较低且国内原材料购入成本较高时,可采取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相结合的方式出口,努力寻求如何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的最佳方案。
  其次,加强内购外销的管理,逐步转移外销负担成本。调整企业出口产品报价,制定国外客户、企业本身和供货企业三方承担的分压方案,争取多方支持,以此化解收益的减少。同时,压缩各项费用开支,降低毛利率,扩大市场占有率,努力增加销售,在自身完全负担的前提下,有计划实现转嫁前移。
  最后,从企业长远发展看,应分层次、分步骤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尽快更新和调整出口商品,向多品种、多功能转化,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及质量档次,争创中国乃至世界名牌,树立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积极 “走出去”, 到国外投资办厂,创建树立自己的品牌,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王文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我市几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财经】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