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本期关注
武城在全省各县城镇化监测评价中名列前茅

武城县抢抓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在境内通过的机遇,“引气入城”,投资兴建了天然气输配站、城区管网工程和压缩天然气销售母站,年输气能力达2.2亿立方米。目前该县居民、机关、宾馆、企业都陆续用上了天然气。资料图片


  近日,省建设厅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06年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分别从居民生活、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六个方面二十三个分项进行定量分析,对全省91个县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监测评价。武城县在这次监测评价中脱颖而出,城镇化质量指数达到46.69%,在全省县城镇化发展综合评比中名列第14位,全市第1位,从而标志着武城县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跻身全省前列,为实现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武城县居民生活指数在全省县城镇化质量监测评价中列第7位,各项指标均排在全市前列。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8867元,同比增长12.6%,列全市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814千瓦时,同比增长18.3%,列全市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7平方米,同比增长9.8%;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495元,同比增长21.3%;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859人,同比增长8.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1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26.1万人,参保率达到87.4%。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结构优化合理


  武城县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县城镇化质量监测评价中列第11位,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其中,2006年实现GDP78.32亿元,同比增长19.5%,人均GDP达到20997元,列全市第2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35.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4:59.7:28.9,第三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8.6%,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3412万美元,同比增长60%,合同利用外资3163万美元,同比增长151.4%,实际利用外资2913万美元,同比增长248%,列全市第1位。


  人口聚集能力较强,非农产业就业增加


  武城县人口就业指数在全省县城镇化质量监测评价中列第18位,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6%,列全市第2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暂住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为9%,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9.8%,列全市第3位。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承载能力大幅跃升


  武城县不断增加城市建设投入,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4个,完成投资42.74亿元,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36.4亿元,同比增长5.4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9亿元,施工产值2.91亿元,利润4882万元。城区改水工程投入使用,饮用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供水能力稳步提升,自来水供水总量140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人均道路面积16.3平方米,列全市第3位,万人拥有公交车辆3.6标台。


  生态环境大有改观,环境保护成效卓著


  以“生态县”建设为抓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努力营造碧水蓝天、林木遍地、风清气爽的良好生态环境。城区园林绿地面积达125.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0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40.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列全市第3位。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城区烟尘控制区面积13平方公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5%,列全市第2位。


  社会事业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武城县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科技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县拥有农业科技和服务单位45个,科技活动人员4486人;拥有普通中学19所,小学67所,中学专任教师1709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9%,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18年居全市各县市首位。社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49人,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25.6人,百户拥有互联网用户数22户。社会治安形势安定平稳,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11.1件,比上年降低了1.6%。 武宣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在全省各县城镇化监测评价中名列前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经济生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