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沙窝里“栽”出“小江南”
——临邑改善生态环境促农增收侧记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近日,记者漫步在临邑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由衷地感觉到这一点。昔日黄沙满天飞的沙河故道,如今已是林茂粮丰,鱼跃鸭欢。槐林风响阵阵,荷田蛙鸣声声,俨然一个江北小“江南”。
村民无心插柳柳成荫
  据记载,临邑黄河故道形成于公元17年,古称钩盘河,为黄河改道时遗留的冲积故道。40年前,这里的农民整天拿着铁锹,跟着生产队种树。方圆几十里到处黄沙飞扬,庄稼常成片被流沙埋没,早上起来,有时风沙都能把门堵住,村子里看到的也全是一张张在黄沙间晃动的灰黄面孔。
  最初,栽树盖沙是当时村民自发的行为,也是拯救良田的无奈之举,仅林子镇弥家村当时就栽下了1000多亩槐树林。在黄河故道途经的临盘、林子、宿安三乡镇,上世纪60年代,村民们亲手栽下了东西绵延十余里的万亩杨、槐林,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几十年过后,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财富。
  但在搞集体大生产的年代,为了少栽树、少交税,村与村之间,常常对故道土地互相礼让,林子镇的张家村、郝家村、弥家村当时互相礼让的土地,到上世纪80年代黄河故道一开发,又成了村与村之间寸土必夺的对象,为此他们还常常闹到法院。利益使然,马贵琴老人告诉记者,在政府没有搞综合开发之前,他们村1000亩槐林,每年间伐的树木都能卖个四五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集体收入。
政府巧引导引出“小江南”
  自 1997年 以来,临邑县依托着万亩槐林这个天然氧吧,开始筹划生态旅游开发。2001年,1500亩的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红坛寺森林公园”。自此,“花为媒,友天下”,寻古觅踪,招商引智,临邑县成功地举办了六届“五一”槐花旅游节。千顷槐林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观光林。
  由于林木密集,林荫敝日,槐林内外温差达6℃以上,林外高温酷热,林内却槐香浓郁,空气清新凉爽,“天然氧吧”成为人们消夏避暑的好去处。不仅吸引了本地群众来此避暑,通过南融北接,东连西拓,从济南、德州到天津、北京,不少游客也慕名前来消夏游玩。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
  生态旅游的兴起,也带活了村民的脑筋,他们开始大面引种冬枣、寿桃、黄金梨、葡萄等果品经济林木,建成大棚西葫芦、大蒜等种植专业村30多个。如今,万亩槐林与万亩生态农业园连成一片,一年四季,树常青、果常鲜,互相带动,让当地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与此同时,该县还在临盘、宿安乡开挖水面万余亩,引来浙江鸭农带动当地群众养殖蛋鸭和高档水产品,台田从事绿化苗木的繁育,形成了山东“浙江村”,日产鲜鸭蛋13万公斤以上,亩均经济效益上万元,建成江北最大的鸭蛋产销集散地。□本报记者 李静 本报通讯员 陈金山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沙窝里“栽”出“小江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