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看乐陵市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图为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的技术人员正在培养马铃薯种苗。
  近年来,乐陵市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诠释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支撑的关键作用。
  激活传统农业——
  富硒金丝小枣成了“香饽饽”
  “张局长,咱这枣到了上海的超市卖到每公斤50元呢!”6月6日,乐陵市朱集镇李小庵村的富硒金丝小枣生产协会会长韩希通拿出与山东光明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红枣购销合同,对来检查指导富硒小枣基地建设的乐陵市科技局局长张兴无说。
  乐陵金丝小枣是乐陵市的传统产业,近几年,由于周边县市在发展小枣产业上蜂捅而上,小枣产业竞争加强,金丝小枣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为此,乐陵市采取由政府服务引导,金丝小枣加工龙头企业牵头,协会组织,基地带动农户生产,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农民联动,共同开发经营金丝小枣的新路子。该市聘请省科技厅富硒技术专家刘延祥为技术顾问,帮助龙头企业创建了乐陵富硒金丝小枣的品牌,精心组织协会、基地带动农民进行乐陵富硒金丝小枣的标准化生产,狠抓销售环节,主抓高端消费市场,乐陵富硒金丝小枣不仅占领了上海市场,还跨出国门,打入日本和韩国市场。2006年通过富硒技术在乐陵金丝小枣上的推广与应用,帮助乐陵农民人均增收150元。目前,乐陵已开发富硒金丝小枣基地10万亩,15.2万农民参加了乐陵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富硒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2006年乐陵市被省科技厅命名为富硒金丝小枣生产基地,乐陵市科学技术局因此也获得了省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扶壮农业龙头企业——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对于市场前景广,农民增收潜力大的农业科技项目,该市积极向上级科技部门推介,大力扶持。脱毒马铃薯产业项目,产业链长,市场空间大,经济效益高。为此,他们帮助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做大做强脱毒马铃薯产业,并确立了“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的经营理念。2006年,这家企业投入3.8亿元,建成了国内设施最先进的病毒检测室,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组培中心,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立体智能仓库,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微型薯繁育基地,结合西部大开发,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建立了60万亩的国内最大的种薯繁育基地。乐陵市科学技术局还制定了 《脱毒马铃薯产业推广方案》,依托希森中联马铃薯集团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了1000亩商品薯示范基地。
  为帮助希森中联马铃薯集团迅速壮大,乐陵市科技局在为企业申请了1.5亿元农业科技贷款项目的基础上,还为该企业积极申请1500万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构建农业创新平台——
  “教授来打工”
  2006年初,经过乐陵市科技局的积极推介申报,山东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乐陵市挂牌成立了。有了省级的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才纷至沓来,留学法国的育种博士徐晗教授来了,省农业科学院的马铃薯生产专家孙惠生教授、王培伦等也来了。现在,中心有高级科研人员38人,管理人员46人,其他技术人员414人;中心储备了860个种质资源,推出了”中联红“等十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引进了像“大西洋”、“夏坡蒂”、“克新系列”、“鲁引系列”等品种。
  中心的强大科技实力,奠定了与外界交流与合作的基础。经乐陵市科技局协调促成了山东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试验植物学研究所的合作关系,双方确立了在成套生物技术装置、马铃薯种子资源交换和联合育种、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生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三个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实现共赢。山东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促进了理论学术交流,还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架起了桥梁。今年4月份,美国的百事可乐公司、辛普劳公司与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建立了业务关系。今年5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考察团到乐陵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进行考察,双方签署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扩大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的协议。乐陵市科学技术局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科学技术局结成友好协作单位。
  科技催生新农民——
  “俺也当上了技术员”
  3月6日,乐陵市枣树苗圃场的枣树地里,人们正围着参加过乐陵市富硒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的农民技术员王召水学习枣树修剪技术。他对大家说:“别看俺是土技术员,可俺学的可是真本事。”
  乐陵市科学技术局自去年以来,通过聘请专家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全市农民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310场次,受训农民达到18万人次,参加培训的农民大都掌握了1至2项农业技术。他们还依托希森三和集团建起了农民培训基地,对梁锥希森新村及许家新村3000多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把他们转变成为集团的产业工人。通过这些方式,为乐陵市培训了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本报记者 梁希东 本报通讯员 樊卫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