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联合·科技·品牌
——齐河发展高效农业二三事
作者:养殖
  看着一车车西瓜运出去,齐河县祝阿镇七里闫村菜农刘庆柱开心地笑了。近几个月来,大棚西瓜给他带来的收入已超过万余元,亩均效益达到了5000元。在齐河,像刘庆柱这样从高效农业中受益的农民越来越多,高效农业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效益
  6月15日,在大黄乡袁李村黄瓜批发市场,村民们将刚刚摘下的黄瓜装箱、过秤、装车,准备运往济南、河北等地。村民张清绪数着到手的钞票,高兴地合不拢嘴:“从种苗、种植,到管理、销售,俺村蔬菜合作社就‘大包干’,降低了市场风险,还增加了经济效益,比单干强多了!”
  近年来,该县通过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形式,将专业种养大户、农产品购销大户、技术部门等联合起来。统一指导分散农户的生产、种植,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加工、统一质量,统一商标闯市场,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并扭转了过去质量不一、相互压价等恶性竞争行为。如今,该县各类农业协会、合作社600个,涉及林业、桑蚕、食用菌等六大产业,年产值突破14亿元。建立合作组织,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连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科技入户推动产业升级
  “俺这西红柿,都是‘粉优美’、‘田秀硬粉’,金贵着哩,不仅价格高,产量还高,能种上这俏销菜,多亏县农技站的‘财神们’!”6月13日,潘店镇盐场村棚菜大户邵朱华,望着自家满大棚的西红柿,喜不自胜。
  说到底,老邵的喜悦还是要归功于齐河县推行的 “科技入户”工程。该县早在2004年便推行“科技入户”,以农技站、土肥站、环保站为“根据点”,各点配备5至6名技术员,筛选获得绿色证书、农民技术员资格的农民为科技示范户,通过技术员包户、示范户带动的立体模式进行逐级培训。县里每年还举办畜牧、良种、桑蚕等新技术培训500多期,推广农业新品种20至30种,新技术30至50项,全县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科技水平的提高决定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快慢,开展“科技入户”,突破了农业科技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无疑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条捷径。
  “标准化”催生农业品牌
  “别看只有一亩三分地,种菜的名堂可不少,从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保鲜、加工、贮运都有一套完整程序,一点都不能含糊。”宣章屯镇康庄村菜农康丰辉拿着一本《蔬菜种植技术规范》的小册子告诉笔者,哪些农药不能用,哪个时候该施肥,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按“规范”种菜,绝对无公害。
  康丰辉所说的“规范”,就是时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农业标准化。该县制定了农业无公害生产标准40余项,并先后建立省级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及出口产品等为立项依据,通过在蔬菜、水产品、生猪等一种或一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从种子(种苗、种畜)、栽培(养殖)、病虫害防治、管理、品质及保鲜、加工、贮运等一系列标准,将先进农业技术通过标准规范,为农户所掌握,变为农业生产力。目前,该县已有四大系列、10余种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示范基地种植的脱毒马铃薯、“晏婴”蔬菜、“焦斌”食用菌等20多个品种远销北京、天津等10余个省市,交易高峰日成交量近千吨,菜农每亩净增近千元。农业标准化催生出的“依标选种,照单施肥”模式,改写了农民“靠天收”的历史。推行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更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彭学山 侯刚 王小燕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联合·科技·品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