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20211期 >> 第03版:柳湖
漫话元夕
  

□魏益君
  元宵节,是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时在农历正月十五,古人称之为“元夜”“元夕”。元者,始也。农历正月为首,而正月半又是月亮第一次“圆圆”的日子,人们以此象征吉祥如意,故而特别重视。夜,古人谓之“宵”,所以,“元夜”“元夕”又叫“元宵”了。
  元夕节又称灯节。据传,汉武帝每到正月,总要在宫内张灯一夜,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东汉的明帝笃信佛教,为了“礼佛”,更是诏令天下,规定正月十五家家点灯,通宵不灭,点灯习俗由此由宫中传入民间。起初,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唐睿宗时,天竺和尚婆陀于此夜燃灯千盏。睿宗在安福门上观灯赏月,见灯月交辉,甚为壮观,于是规定每年正月十五燃灯庆贺,并改“上元节”为“元宵节”。元宵节起初只正月十五一个晚上,唐玄宗时为三夜,宋时改为五夜,明太祖朱元璋时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续十夜,为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自古以来,元夕闹灯之风盛行不衰。唐玄宗时,紫禁城开灯市、设灯楼,“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点之百里皆见”。其气势可想而知。诗人苏味道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皓月当空、花灯遍树、游人如织、万民同乐的盛世景象。宋徽宗时,用万盏灯垒成“鳌山”,花团锦簇,壮观秀丽,热闹非凡。明清以后,灯彩艺术向更加精巧的方向发展。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诗篇,令人感到春回大地,好一个华灯明月的美好良辰啊。
  如今,元夕除了张灯、观灯的习俗外,还有吃“元宵”的风俗。元宵,又名“汤圆”,是大家爱吃的节日食品之一,小小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大多数地方,这一天还要举行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敲锣鼓等娱乐活动,以表达人们的喜悦之情。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漫话元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