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10827期 >> 第01版:要闻
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以科技为骨、创新为魂,矢志投身民族种业崛起——
20年,小土豆成就大梦想

梁希森在内蒙古种薯种植基地察看马铃薯原原种长势


科研人员在组培中心察看脱毒苗长势


  

□ 本报记者于斌胥爱珍本报通讯员贾鹏郝坤陈志博
  8月3日,来自中国种子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召开的“第五届耐盐碱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讨会”,共议解决耐盐碱马铃薯育种及栽培技术“卡脖子”问题的良策。
  今年7月6日,由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承担的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耐盐碱优质马铃薯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项目测产验收中,“希森6号”表现良好,亩产达到2000公斤左右,亩均收益3000元。
  对于这一测产结果,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非常兴奋:“今年雨水较多,播苗推后了1周多,再加之天气影响,能达到现在这个斤数,实属不易啊。”
  “我们将继续努力,尽快筛选出能稳定规模化生产的好种子。”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董事长梁希森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基于这种认识,希森集团20年如一日,把科技创新作为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支撑,在马铃薯育种行业走在全国前列。今年,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高产多用途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记者来到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探寻他们坚守的足迹。
牵手科研院所,征战马铃薯育种新蓝海
  “快来尝尝,给你们准备了点新鲜东西。”记者来到梁希森位于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新村的家中。刚一落座,他就端上几碗淡黄色的“泥”,蘸着蜂蜜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口感细腻绵柔。他语气自豪地介绍:“这是用我们的‘希森6号’做的土豆泥,是我们集团科研人员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啊。”
  “军队官兵吃的压缩饼干99%都是马铃薯全粉,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食物也是由马铃薯全粉加工成的,不会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的马铃薯目前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第四大粮食作物。”说起这马铃薯的好处,年近七旬的梁希森如数家珍。
  曾经,梁希森凭借北京玫瑰园别墅项目成为地产大亨,以20多亿元的身价入选“胡润排行榜”,而如今,他成为马铃薯育种产业当之无愧的巨头,这背后,是一场持续20年的种业科技攻坚战。
  2001年的一天,他陪女儿去吃洋快餐时,听说炸薯条的土豆竟然需要进口,原因是“中国土豆炸不出来”。梁希森说,那次“薯条事件”燃起了他投身马铃薯育种的斗志。
  回到家里,他让人帮他查找中国马铃薯的现状,更觉不平: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000万亩,排名全球第一,却因为没有好的脱毒种薯,平均亩产不到1000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1/3,在全球103个种马铃薯的国家中排名93位。
  中国是农业大国,马铃薯产业为何如此滞后?农民出身的梁希森犯起了倔,而作为商人的他也在其中看到了商机。这一年,在乐陵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梁希森招聘大学生、租地、买设备,开始了马铃薯育种的征程。
  可育种谈何容易,一年时间,他投入了6000多万元,试水脱毒种薯的研发,却一无所获。为筹措资金,梁希森先后关掉4家公司、卖掉9辆车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多处房产,钱款到账后马上投入到马铃薯育种项目上。
  这次挫折让梁希森意识到:育种离不开科技人员。他开始频繁对接知名高校院所、育种专家,计划打造专业的科研团队。
  转机出现在2007年,梁希森与马铃薯育种专家孙慧生取得联系,他得知孙教授受雇于北京中联宏业公司,经过多次对接谈判,斥资4000万元将该企业收购,壮大了科研团队,中联的1000多份种质资源也归属到希森集团。
  孙慧生的得意门生之一孔海明,现已担任集团乐陵基地总经理。14年的相处,梁希森对科技的重视让他颇有感触:在研发投入上,可谓相当大手笔。先后投入7亿多元,在乐陵建了第一个现代化的马铃薯育种基地,包括无菌种薯脱毒、组培育苗车间、地下人工智能气候室和3万平方米的超大恒温库、230个无土栽培防蚜大棚。2008年,又投资6亿多元,在北京延庆建起第二个育种基地。
  投入最终得到回报。2008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唯一一家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乐陵市许家希森新村挂牌成立。2011年,经过研究,希森集团推出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希森3号”,其后“希森4号”“希森5号”“希森6号”等马铃薯新品种相继问世,累计成功培育出18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其中“希森3号”“希森6号”等11个新品种已经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注册登记,且品质和产量远超过引进品种。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现在我们在乐陵的国家种质资源库已经有2400多个优质材料,是我们育种的强大动力。”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是梁希森坚持的动力源。
试验田里“追梦”,3万粒种子中选育出“希森6号”
  一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到底有多难?孔海明说,从时间上看,10年时间培育一个新品种并不算是最长;从数量上看,10万粒杂交种才可能出现一个品种。
  孔海明几乎全程参与了“希森6号”品种的选育过程,记者想从他的语言中攫取一些“惊喜”“感动”的场景和细节,然而他却淡定地说:“育种的过程困难多于惊喜和感动,不仅难在技术,更难在心境,难在科研人员能不能守住初心、战胜寂寞。”
  “育种有着很大的不可预见性,有些专家一辈子都没有育成一粒种子,希森能有这么多好种子,都是科研人员共同坚守的结果。”孔海明说。
  硬件设施和科研团队配齐了,梁希森就和科研人员们一起,一天到晚蹲在人工气候室内边学边干,全身心投入马铃薯育种。先选择优质的父本、母本,进行人工强制授粉;授粉后的马铃薯结出龙眼大小的浆果,每个果子里有几百粒比芝麻还小的籽儿,小心翼翼地用牙签一粒粒拨出来,种在不同的花盆里;几个月后,结出鸡蛋大小的马铃薯。同一个浆果里的籽儿为一个杂交组合,为提高成功率,通常都是几百、上千个杂交组合同时进行。
  第二年,科研团队一方面在乐陵基地继续搞杂交授粉,另一方面带上杂交结出的马铃薯,到内蒙古商都县进行大田栽植、选种。9月份,把数万株马铃薯刨出来,按照“薯型好、产量高、口感好”的标准,一株一株地对比、挑选。第三年春天,再把优中选优的几颗土豆种下去。
  经历了一季又一季的按部就班,一年又一年的“坐冷板凳”,一次次重复、单一且平静的选育,备受关注的“希森6号”最终在3万多粒种子中被选出来。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主任孙莎莎是希森集团科研团队中青年中坚力量的代表。1989年出生的她,2009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本科,2016年农学硕士毕业后,孙莎莎应聘到希森集团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来到希森,我起初是有些后悔的。”孙莎莎说,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眼见专家们为了培育薯种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坚守,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很快成为其中一员。
  “正如梁总经常说的,这些马铃薯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开始我还不能理解,现在我明白了,一颗小小的马铃薯从育种到选出,再到培育成熟,不正是像孩子一样在科研人员的关爱中长大嘛。”孙莎莎说,这种对种子的特殊感情激励着希森集团的科研人员不断逆行。
  2019年担任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主任之后,孙莎莎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带领团队创新采用先进的生物芯片检测方法,代替了原来使用的ELISA检测方法,不仅可同时检测12种马铃薯病毒、类病毒及细菌性病害,还降低了50%的检测成本。
  “不怕苦不怕难”“坐得住冷板凳”“有钻劲儿有韧劲儿”,这正是希森集团科研人员钻研精神的真实写照。
  目前,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员高级职称达到30%,硕士以上学历的有20多人,还通过柔性引进近百名人才,进一步增强科研力量。像孙莎莎一样,一大批农学专业高材生逐渐在这里成长为农业科技拔尖人才,屡次获得省、市奖励。今年4月,希森集团又获批成立山东省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更拓宽了这些拔尖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
  得益于强大的科研实力,希森集团育种产业后劲十足。去年1月,集团在商都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组培中心,目前年可繁育马铃薯脱毒苗1.5亿株,年产原原种4亿粒,可向全国提供优质脱毒种薯300万吨,加上乐陵基地、延庆基地,希森集团年可生产原原种8亿粒,能满足全国马铃薯面积三分之一的用种需求。
盐碱地里刨“金疙瘩”,科技力量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马铃薯喜酸厌碱,但全国有近15亿亩的盐碱地,仅山东环渤海地区就有3000万亩,目前世界上尚没有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将填补世界空白。
  2017年,希森集团承担了山东省良种工程——马铃薯耐盐碱育种项目,在东营黄三角农高区设立研究基地,开展耐盐碱马铃薯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2018年,近30人的马铃薯育种及栽培专家队伍组建起来,崔长磊被委以重任成为核心成员。从常规育种转调到耐盐碱育种领域并不容易,“常规育种是优中选优,在盐碱地里育种就像是‘矬子里拔将军’。”崔长磊感叹:“这项工作没有先例,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最难的就是没有育种的‘材料’,一切都从头开始。”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东营大田里育种的情景,植株小、叶片小,有些根本没出苗,还有的出现腐烂、变异等情况,“总之一片衰败,看不到希望,心情也五味杂陈。”
  是坚持还是放弃?梁希森对他们说:“这是育种企业应该承担的粮食安全责任,是国家给咱们的任务,就是集团的发展方向,不行也得行!”
  为确保耐盐碱育种的顺利推进,他们到国内甚至国外的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去“化缘”,最终从20多个企业和单位征集到材料6000余份,再次加大投资,投入到育种试验中。
  靠着坚强的毅力和对未来的期冀,团队已经坚持了3年多。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在中度盐碱地上,科研人员已对746个杂交组合的175224个单株、6670份资源/品系和167个品种进行筛选,选出了耐中度盐碱材料26份。而在轻度盐碱地上,科研人员进行了不同马铃薯耐盐栽培技术试验,包括整薯播种、覆盖技术、新型改良剂利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施用等。在中高度(含盐量4‰至8‰)盐碱地马铃薯和碱蓬间套立体多元化栽培技术研究也初见成效。
  如今,曾经皮肤白净的崔长磊已经被海风和烈日历练成了黝黑的汉子,但他没有后悔过,“看着从盐碱地中刨出的‘金疙瘩’,我们非常欣慰,感受到坚守的喜悦。”他说。
  目前,希森已建立了耐盐碱马铃薯资源库和耐盐碱评价体系及标准,创立了盐碱地马铃薯新品种育种体系,并育成6个耐轻度盐碱的马铃薯品种。
  和崔长磊一样,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在梁希森的带领下专注于马铃薯种子研究和繁育。目前,希森集团先后承担实施了21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发专项及自主研发项目。“希森”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和种薯产能分别达到了8亿粒和720万吨,占据国内种薯市场20%份额,规模与产能均位居全国第一。希森集团投入的育种经费已超过40亿元。
  “我要让全国1/3的马铃薯田用上希森脱毒种薯,让中国马铃薯育种领先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梁希森目标坚定。
  事实上,希森薯种不仅造福了中国薯农。2014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希森集团与英国、埃及、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将“希森”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7年,“希森6号”因在哈萨克斯坦表现突出,产量高、口感好,一年即通过哈国农业部认定,成为这个国家重点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同年,12万粒“希森3号”“希森5号”“希森6号”马铃薯原原种出口埃及。目前,“希森”系列在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
  不仅如此,希森集团还勇担社会责任,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喇嘛板村牵头建立“喇嘛板马铃薯扶贫产业基地”,探索实践了“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产业扶贫模式,成为商都县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样板。
  如今,希森集团的“马铃薯文章”仍在续写:今年,乐陵市把“争创国家级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马铃薯小镇”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里,一个集育种种植、文化旅游、健康疗养、贸易产业、养老产业于一体的休闲、康养、度假、旅游基地——山东省首个马铃薯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崛起。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年,小土豆成就大梦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