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2月,黄河齐河修防段开始制造第一艘吸泥船,同年9月,在齐河南坦下水试运转成功,翌年正式投产,有力地推动了山东黄河机淤固堤工程的开展。图为1970年10月4日,黄河段造船组合影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德州,地处九州中的兖州,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名,因黄河而兴。德州人的基因中农耕文明符号烙印深刻,人们相信,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大禹治水开启德州黄河文明
德州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德州所处大地构造部位为华北地台渤海凹陷区,约形成于3.6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该时期华北大地泰山、太行山、燕山等山脉上升隆起,平原部分则沉降为渤海凹陷。到第三纪中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时期,当渤海凹陷剧烈沉降至海平面以下时,黄河进入本区。黄河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约经过200万年左右的冲刷、沉积,地壳不断升高,海水逐渐下退,形成广阔的黄泛大平原。德州所处地层沉积厚度达230米左右。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后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疏”,治水成功。大禹治水疏九河: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其中,徒骇、马颊、胡苏、钩盘、鬲津五河都在今德州境内。历史上人们习惯把“九河”代指德州。顾炎武过德州,留下“九河冰壮尨狐出,十二城荒白鹤栖”诗句。禹城市十里望镇的具丘山,伦镇的禹息故城,都是大禹治水的重要遗迹。
大禹治水不单纯是水利活动,更重要的是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大禹治水之前,黄河流经德州,没有固定的河道,泛滥成灾,导致原始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大禹治水为农耕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财富出现剩余,阶级开始出现,并促成了第一个阶级国家夏的诞生。德州最早的历史记录也出现在此时。清光绪《德州乡土志》载:“夏封有鬲氏国,此鬲国之始”,隶属九州中的兖州。有鬲氏,相传是皋陶之后,姓偃,是黄帝的嫡亲后代,皋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皋陶造狱,划地为牢”的始作俑者。皋陶辅佐大禹建立了夏王朝,禹对他非常感激,指定他为接班人,但皋陶先大禹而逝。他死后,大禹对其后人进行了分封,其中一脉来到了大禹治过水的鬲津河边,建立了有鬲氏国。鬲国人积极开展了兴农、纺织、制造、渔猎、牧养等生产,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部族。在少康复国中,他们消灭了有穷氏国,之后在商汤灭夏过程中,又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禹治水的过程,也是一次用斗争手段统一各部落政权的过程。夏朝出现后,沿黄部落都统一在同一个文明政权下并逐步壮大。大禹号令各部,言出必行的规矩意识,变堵为疏治水方式,不仅使中国古代治水理念发生了质的飞跃,也对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河6次大迁徙 塑造德州地貌
由于黄河的长期冲积、泛滥和迁徙改道的影响,造成了目前德州的地形地貌景观。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最高处,位于夏津陈公堤高地,海拔32.6米(黄海基面,以下同),最低处位于庆云东北,海拔5.3米。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大小改道不计其数。1990年版《德州地区黄河志》载:周定王五年(前602)至今,黄河经历过6次大迁徙,26次改道,共计决口1590次。
最早记载黄河的地理著作是战国时期魏人所著《尚书·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指黄河大体从河南焦作一带经过,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有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前602),黄河在今河南浚县决口,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据《水经·河水》描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浚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这是有关黄河流经德州的最早记载,《德县志》中记载的屯氏河故道,如今的马颊河左岸的黄河涯和恩县洼就是这期间形成的。
第二次大改道发生在西汉末年、王莽始建国三年 (11),黄河在今濮阳决口,改道东流,自由泛滥60年。东汉永平十二年(69),王景治河筑堤。据《水经注》记载,此河进入德州后流经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后,在利津一带入海。这一河道历经魏晋隋唐千年无大改道,是黄河跨越德州地区范围最大、时间最长的时期。禹城城关徒骇河右岸高地,齐河刘洪、大黄的洼地等就是这期间形成的。
第三次大改道发生在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河道再次北移,从天津入海,大部分离开德州区域。 12年后,嘉佑五年(1060),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今河南南乐)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由今山东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在滨州一带入海,如今的夏津黄河故道说的就是这一段。
第四次大改道发生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为阻止金兵南下,东京留守杜充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决开黄河,黄河改道南移。但这期间“北流”故道未断,黄河处于南北分流的局面。
第五次大改道发生在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在河南原阳决口,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彻底南移,告别华北大平原。《明史·志·卷五十九》记载:“北流绝,全河皆入淮”。
第六次大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今天黄河德州段河道就是这时候形成的。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原本在江苏入海的黄河,北流后改道山东入海,阔别600多年,再次回到华北平原。这次改道初期,清政府采取了漠视的态度。黄河在鲁西、鲁北自由漫流,把该区域历史上形成的以京杭大运河为中心的生产力破坏殆尽。这次决口对德州造成的另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发布停漕令,结束了德州从明洪武三十年(1397)设卫筑城以来延续600年的辉煌大运河时代。
如今的黄河是原大清河的河道,古称济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有济水的出现,《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黄河从聊城东阿李营险工进入齐河潘庄险工后,蜿蜒北流,至齐河南坦险工折向东偏北方向流,至大王庙险工折东偏南,然后进入济南泺口。其中,潘庄险工至南坦段河道长51公里,南坦险工至大王庙险工段河道长20.4公里。
党和政府治黄引黄造福于民
德州的“德”,源于徳水。德水,古黄河名。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也称“大河”,后来,又有“浊河”“黄河”的叫法。据考证,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末宋初,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接受了齐国邹衍的学说,认为每一个朝代都有与金木水火土“五圞行”相应的德,这是来自“天意”的合法性依据。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秦变周,是沾了水德的光。《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
西汉初年(前206年),徳水之畔设立了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人们期盼黄河波澜不兴,过上好日子。清代田雯的《长河志籍考》载:德州,古九河之地,黄河所经,汉县名为安德者,以其德水安澜耳。
“德州”之名第一次出现,是在隋开皇九年(589),朝廷推行罢郡设州,废除平原郡,设立了德州。黄河决溢,为历代影响治国安邦的大事,更与沿岸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解放前,肆虐河水给德州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山东黄河决溢年表》显示:从1855年到1938年的83年中,齐河决(扒)口28次。山东巡抚李秉恒曾经在奏折中写到:“黄河夺济四十年来,河身淤垫,日击日高,渐至水不能容,横溢溃决,自光绪十一年至十六年,无岁不决,无岁不数决……”溃决的黄河水不仅吞没沿黄百姓生命财产,也威胁着鲁西北广大地区。《临邑县治》记载:“光绪九年(1883)七月,黄水至本邑,泛滥至白露节前,平地水深数尺,冲倒房屋无算,田禾淹没十之八九。”1855年以前,徒骇河是可排涝,可通航的地下河,由于黄河决口造成河道侵淤而逐渐废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治理,虽然能排洪涝,但航行之利不再。除了天灾,更有人祸。 1128年,黄河第四次大改道,就是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扒开了黄河。1938年,韩复榘为掩护所部南逃,曾在黄河的齐河豆腐窝、谯庄、王窑等处扒口。
解放后,德州人民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治理。 1958年,花园口站发生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洛口站洪峰流量11940立方米每秒,齐河窄河段内,风水浪涌,险工坝多数漫水,漩涡漏洞时有发生。德州全力以赴,组织13万人的防汛队伍坚守堤防,一夜之间,加修长140公里、高1米的子埝,保证了大堤的安全,也创造了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大洪水的历史奇迹。
新中国成立前,德州地区只有黄河决口泛滥的痕迹,没有引黄兴利的记载。 1956年,德州地区开始兴建虹吸工程,发展引黄灌溉。 1966年建引黄闸。如今,德州辖区内共有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4座引黄涵闸,灌溉面积861.5万亩。德州是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1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的61%、全国的1/10。为确保全市人民都能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自1989年以来,先后建设了丁庄、庆云、丁东、惠宁等平原水库,设计总库容近1.6亿立方米。自2004 年始又启动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人蓄引水安全工程”,其水源全部来自平原水库调蓄的黄河水。引黄供水已经成为全市农业丰收、工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及改善城区环境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