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津城街道前园村贫困户王晶升给庭院的菜地浇水。 记者王志伟摄
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屯村村民在自家庭院排练文艺节目。 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高小燕曹伟
我有一方庭院,胜过诗和远方。
6月8日,记者走进庆云县尚堂镇颊河徐村村民王春英家,只见房屋四周种满了花草,整个庭院生机盎然;院墙上精心绘制的一幅幅油彩画让人眼前一亮。
在颊河徐村,随便推开一家农户的门,都是一个别致的庭院。
颊河徐村的美,源自我市美丽庭院创建的快速推进。“创建美丽庭院,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心工程。 ”市妇联主席杨旭博说。 2019年6月,市妇联联合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等7部门印发了《德州市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美丽庭院+”模式,引导农村广大妇女积极打造美丽庭院,参与清洁村庄行动。
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9.6万余户“美丽庭院”示范户,6602个村庄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这些庭院成方连片,用她特有的田园和烟火气,装扮着美丽乡村,也承载起德州人的美丽乡愁。
打好组合拳装点幸福生活
走进齐河县胡官屯镇曹庄村村民曹月红的小院,走廊上、房屋拐角处摆满了各种绿植盆景;院内开辟的蔬果种植区整洁干净;墙壁上挂着几件装饰用的农家物什,给小院增添了几分田园气息。“现在大家在一块说的最多的也是自家庭院如何改造提升,院里的绿植如何打理。建好美丽庭院,挣的是里子也是面子。 ”曹月红说。
一处美不算美,处处美才能美出个“样子”。像曹月红家这样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全市还有9.6万余户。这些庭院或以书香文化为特点,或以绿色低碳为主题,或以环境整洁为重点。
美化庭院,妇女是主力军。德州市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各级妇联的动员号召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在自家庭院干净整洁的基础上,用上巧心思、下足细功夫。在具体创建中,各级妇联聚焦“美丽庭院+宣传培训”“美丽庭院+家风家训”“美丽庭院+志愿帮扶”,打好美丽庭院创建组合拳。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村村通广播,宣传美丽庭院创建意义、标准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围绕家风家训、移风易俗、四美五净创建标准等印制宣传画册13万余份。将美丽庭院纳入农村巡回党校、文明讲习所、妇女之家授课内容,并对村干部、妇联执委进行培训。同时,将美丽庭院创建与文明乡风建设有机结合,纳入村规民约,将各户家训与美丽庭院、党员之家、文明家庭等荣誉统一挂牌。
用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
“自从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以来,俺村的卫生条件好了,村民的卫生习惯也改变了。 ”6月9日,平原县坊子乡陈楼村党支部书记崔文国说,就在前两年,陈楼村的环境卫生并不尽如人意,不少村民房前屋后都堆放着树枝、秸秆。通过组建卫生网格小组,带动村民清洁家庭、美化村庄,环境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
作为平原县 38个示范村之一,陈楼村的蝶变,已成为各村竞相学习的活教材。在全面推进美丽庭院创建过程中,我市明确通过打造一批示范村,提升美丽庭院创建标准、丰富创建内涵、总结推广成效。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村(社区)创建积极性,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作为村党支部评星定级的内容之一,将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施工员”。
如今,美丽庭院创建如火如荼,全市6602个村参与其中。对于入选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基层组织不但在其家门口悬挂美丽庭院示范户的牌匾,还给予花草及生活用品等物质奖励,通过亮、晒、评,促进户与户之间“比、学、赶、帮、超”,以点带面,迅速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一户美丽庭院就是一处美好风景,家家户户争创美丽庭院便串起了美丽乡村。 ”市妇联副主席王万英介绍,目前我市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比办法:各级成立考评小组,逐户对示范户创建情况进行评审。定期以“回头看”“四不两直”等方式,对美丽庭院示范户实行动态化管理。以家庭小美聚乡村大美,掀起美丽庭院创建新风尚,让群众在美丽庭院创建中提升生活品质,增加幸福指数。
“洁净庭院”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看,这次修整得可好了,院子里的路铺了,房修了,还给买了新橱柜,我这居住多年的老屋变成了新房。 ”6月10日,宁津县大曹镇南邢庄村贫困户王福敬高兴地说着自家的新变化。
他家的转变得益于今年3月,我市实施“美丽庭院+洁净扶贫”行动。镇上的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共同对王福敬这样的贫困户家进行了改造:屋内的地面重新硬化,新建偏房当作杂物间,墙面全部重新粉刷。此外,志愿者每周上门帮助打扫卫生,还帮他们在庭院种上了蔬菜。
今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让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德州市妇联将目光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即时帮扶户,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农办、市扶贫办开展“洁净扶贫”工作,广泛发动巾帼文明岗、文明单位(校园)进行爱心单位结对。“1+1”“N+1”“手拉手”式的结对帮扶,让贫困户在“洁净庭院”创建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如何帮助贫困户既能美庭院,又能增收入?我市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庭院净化美化与产业经济、村庄特色有机结合。孙秋兰是宁津县大柳镇茂孙村的贫困户,由乡镇担保、县祥泉苗木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出资,在他家小院空地上种植了800余棵月季苗。孙秋兰和老伴每天负责种植、管理,再有俩月,这批月季苗将由花卉苗木公司统一收购,所得培育费归孙秋兰一家所有。“咱没掏一分钱就能有近1000元的收入,还把庭院变美了!”孙秋兰兴奋地说。
我市在推进“洁净扶贫”工作过程中,不忘将其与贫困残疾人和大龄人员家庭就业相结合,开发设置公益岗位,聘请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农村零就业家庭群体,给其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生活服务,以此获得收入。目前,已有955人走上互助公益岗位。
杨旭博在接受采访时说,“洁净扶贫”工作正好成为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点,使我市3万贫困户共享农村环境整治创建成果,让他们家中更干净,日子有奔头,生活有希望。
让美丽庭院留住乡韵乡愁
“美丽庭院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举措、有力抓手。对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村庄,应坚持原汁原味、富民富村、有面有里、共建共享,留住乡村发展的‘人’、留住乡村风貌的‘形’、留住乡村文化的‘魂’,努力使古韵与新姿相生、促生态与产业共融。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连臣这样描绘创建工作的发展和目标。
宁津杂技发源地保店镇黄镇村,就是将乡韵乡愁融入创建工作的典型之一。村内千年古树“杨抱槐”是1976年电影《大刀记》的主要场景。该村以“杨抱槐”为地标,打造了“旅游文化一条街”,白墙上绘制着杂技文化和大刀文化主题墙绘。墙绘图案背后的故事,游客不仅可以扫描墙上的二维码聆听电子导游讲解,还可以找村民解说,为乡韵乡愁增添了别样风采。“中华文化是乡愁的根,我们聚焦‘美丽庭院+乡土文化’,建设村史馆,让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有根可寻。 ”黄镇村党支部书记詹荣玲说。在村史馆的墙壁上,则张贴着村子的美丽传说、黄镇大事记、史志、忠烈谱等,并以模型展示了黄镇杂技古会盛况。
临邑、夏津、齐河、禹城等县市区也努力将传统乡俗和美德融入创建工作,让美丽庭院创建更具感染力。
“在现代文明繁盛的当下,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就在前庭后院里。 ”王万英介绍,美丽庭院建设就是要唤醒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社会最小细胞——家庭去营造美,并将结合原始风貌、乡风民俗、文化内涵,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体现出富有人文情怀的自然美。
“美丽庭院建设要承载乡愁乡韵。 ”张连臣说,我市将聚焦在“一村一品,一院一特”上下功夫,结合村文化底蕴,打造一村一品牌,深入挖掘家庭文化、家风家训,着力形成“一院一风景、一院一主题”,真正让美丽庭院创建成为留住乡韵乡愁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