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00103期 >> 第04版:往事
不能忘记的“鲁棉一号”


  1980年至1984年5年间,德州地区“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88元一跃达到455元——
不能忘记的“鲁棉一号”
□ 董玥姣李浩
  编者按 档案的生命在于利用,在于活化历史、走进现实。为更好地发挥档案存史、资政、惠民、育人的功能,德州市档案馆与《德州日报》联合推出“德州记忆”专栏。旨在通过挖掘档案文献史料,从一个个侧面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我市的发展状况,呈现德州历史发展的轨迹,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助推德州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领域改革开放大幕率先拉开。 1979年3月,地委、行署全力推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又制定了“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的发展战略,农业生产实现迅猛发展。 1982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抓住“金”大上“银”,日子越过越喜人》为题,报道了德州地区在短期内实现粮棉统筹兼顾双增产的经验。此消息先由新华社印发内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看后作了批示,公开发表时,消息以胡耀邦的批示精神为蓝本撰写了编者按语,对德州地区短时间内实现粮棉双增产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1984年,德州棉花生产达到870万担,总产量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0,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和样板。
  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鲁棉一号”功不可没。
1978年改革开放
德州引进了“鲁棉一号”
  “鲁棉一号”是由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多年培育而成。 1976年“鲁棉一号”正式定名,1977年开始推广。在这之前的15年时间里,德州一直种植美国棉花品种“岱字15号”,后期该品种严重退化混杂,产量减少,农民植棉的积极性遭受挫折。棉花产量低,纺织原料受限,布票紧缺,“愁吃、愁穿、愁花、愁孩子成不了家”成了德州地区人民的常态。 1978年,全区植棉面积161.6万亩,单产皮棉仅12公斤。“鲁棉一号”株型紧凑,主茎与果枝夹角较小,叶片肥厚、深绿、大小中等,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具有结铃性强、早熟、霜前花多等优点。 1977年,山东省农科院和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在小面积高产栽培试验中,分别创造出亩产皮棉135.75公斤和131.75公斤的高产纪录。 1978年,德州地区从临清县引进了“鲁棉一号”。 1980年4月,德州地区全区推广“鲁棉一号”,很快便成了全国粮棉双丰收和双贡献的典型,前后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多次肯定。 1980年,山东省棉花获得了空前大丰收,该品种也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技术改进奖一等奖”。
国家好政策
点燃了农民植棉热情
  德州地区在明代就成为著名的产棉区。 1949年,全区皮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3%,全省的31.45%。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口粮紧缺,以及之后的“以粮为纲”政策和棉花品种的退化,致使棉田数量、棉花产量发生历史性倒退。到1977年,德州棉花产量仅占全省总产量的8.91%。
  1979年国家对北方产棉区实行“价格补贴”和“超购加价”的政策,即在原价格基础上补贴10%,超购部分在本年度收购价格基础上再加价30%。同年12月15日,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了棉花生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980年1月,山东省出台了一号文件《关于迅速发展棉花生产的决定》。德州行署也先后印发出台了《关于发展棉花生产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鼓励种植棉花的政策和措施。国家对集中产棉区不再分配粮食征购任务,并保证产棉区的口粮标准,棉花收购价格在1979年加价基础上再加价10%,并价外补贴5%,超购部分加价30%。
  在政策的鼓励和刺激下,棉花面积、单产、总产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大幅度上升。夏津县新盛店镇任宫庄村党支部书记宫福成,带领全村群众走植棉致富的道路,全村植棉430亩,单产皮棉113.5公斤,成为北方棉区的一面旗帜,1979年12月28日,宫福成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他4次出席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的地方开始出现重棉轻粮的倾向,一味要求扩大棉田压缩粮田。德州地委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1982年将扩种170万亩棉花的计划压缩到70万亩,确保人均粮田1.1亩,棉田0.8亩。后粮棉种植比一直稳定在55:45左右,实现了以粮保棉,以棉促粮,粮棉双增产。
改碱耕荒
扩大植棉面积近百万亩
  既要保证粮田面积底线,又要扩大棉田种植面积,德州人民只能向盐碱荒地要空间。历史上,全地区共有荒碱涝洼地块373个,面积306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大洼地就有84个。“夏天积水亮汪汪,春天返碱白茫茫,只生碱蓬红荆条,难长棉花和五谷”,就是对当时荒碱涝洼地的真实写照。
  1978年,德州地区制定了百万亩荒碱涝洼地利用改造方案。 1979年,在地区农科所的帮助下,武城县果李大队2亩高产试验田,创出亩产皮棉115公斤的高产纪录。到1982年,德州地区扩种的260多万亩棉花中有近100万亩是利用荒碱地种植的。
棉花丰收
让农民穿新衣住新房
“要发家、种棉花”。借助种植“鲁棉一号”,德州地区实现了弯道超车,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1979年至1981年,德州地区3年三大步,结束了多年吃统销的历史,做到粮棉双丰收、双贡献。1981年,德州地区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25公斤,皮棉32公斤。 1982年4月,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秦和珍来德州视察调研并肯定了德州的做法。同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到德州调研时察看了多处棉田,对承包地的农户说:“你们的棉花种得很好,明年要更好,争取明年再来你们大队”。
  1980年至1984年5年间,德州地区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由88元一跃达到455元,翻了两番还多。在德州乡镇的街道上挤满了卖棉花的马车,农民卖完棉花在集市上搬走了缝纫机、电风扇。人们不仅仅靠种棉花穿上了新衣裳,更是靠种棉花盖起了砖瓦房。
  1982年,棉花生产的主要矛盾由数量转向质量,“鲁棉一号”的皮棉品质开始不适应市场需求,德州地区陆续引进了“鲁棉2号”“鲁棉3号”“鲁棉6号”等新品种。 1984年,随着棉种退化和病害,部分地区开始淘汰“鲁棉一号”。 1985年德州地区大面积推广“鲁棉6号”,一次性淘汰了“鲁棉一号”。
上世纪80年代棉农售棉场景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能忘记的“鲁棉一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