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91206期 >> 第03版:柳湖
难忘最是故土情
  □孙庆玉
  虽然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已去世多年,但每次回到老家,看见他们生前曾用过的农具、橱柜什么的,儿时的记忆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父亲从年轻就一直当队长,除忙村务外,还会瓦匠活,谁家盖房子也少不了他,他是“设计师”。那时盖房是村里的大事,往往是富裕人家或娶媳妇时才盖房。常是黎明朦胧中就听见“砰砰”打地基和喊号子的声音,上梁时还要放鞭炮和贴大红纸写的吉语祥符。孩子们放学后都去盖房那里看热闹。我经常在工地看见父亲忙这忙那,有时麻利地砌砖垒墙,有时用麻线系一块小砖头,单眼吊线,有时给年轻的新手“上课”,讲怎么洇砖,怎么落线,怎么盘角,怎么横平竖直,上下错层等。村里一代代瓦工,就这样在言传身教中磨练出来。家里的院墙、大门都是父亲自己垒的。上初中时我能干些粗活了,常给父亲当下工,屋门上边青砖上的白字——“要节约闹革命”,到现在还能看清,那是我给父亲扶着桌凳,他亲手蘸着白灰写的。随写随念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为人处世,要以勤俭节约为荣。 ”
  母亲曾是当地出名的织布能手,本村、邻村的妇女,常来我家问技学能,母亲都是放下手上的活儿,从纺到织,从织到染,从染到剪,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最后,她们总是满意地说笑着出了大门。我常在半夜醒来还看见母亲在撩梭织布,打整布料,除白天下地干活外,晚上在织布机上一待就是大半夜,坐板都磨得锃亮。看到母亲如此辛苦,我有时也帮着烧火染布,拿木棍用力搅拌大锅里的布料,手上常是带着黑青颜色上学。母亲给我做的条绒棉鞋,我结婚时做的粗布花格被褥,儿子出生时做的老虎鞋,直到现在,我都精心地收藏着,那里边有母亲的亲情,是我的传家宝。
  爷爷是村里的种菜专家,全村几百号人的吃菜全指望他,家中院里秋后到处晒着瓜菜种子,有大的小的,黑的黄的,扁的圆的……墙上、窗台上,羊圈、猪圈上,鸡窝、兔窝上,全都满满的。爷爷还管着家畜家禽的饲养,每天他从菜园回来,推着木轮车刚一进大门,院子里的猪羊鸡兔,像是士兵听着集合号似的,又蹦又跳,争抢着围拢过来,它们知道,美餐来了。我有时也帮着爷爷给它们分食,看着它们那欢快的样子,觉得特别有趣、好玩。
  奶奶是从解放前走过来的小脚女人,身子弱小多病,很是怕冷,有时整个冬季都缩在被窝里。但秋天是她的好时光,每天梳洗得非常干净,迈着小碎步,在园子树下捡拾东西,把一粒粒的小枣晒在窗台上,一把把的小树枝晒干捆好,留做冬天里生火用。刚上初中时,爷爷就走了,晚上我便和奶奶做伴,她常睡前给我讲故事,大都是二十四孝的内容,还有些鬼怪离奇的故事。
  如今,我已是花甲之年,思乡心切,魂牵梦绕,常在梦中看见亲人的影子。有一次回老家,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备了一个干净的玻璃罐,在院子南墙仅剩的一段老圩子根上,深情地捧了一捧土,放入罐中,回到城里家中后,取了一块硬纸,认真地写了“故土情深”4个字,用胶贴在罐上,庄重地将它放在书柜里。这样,故乡、老家就常在我身旁了。平日里,时常拿出来爱抚追思,有道是:掬水月在手,吻土情有根。说来也巧,前不久在电视上看见一则报道,说是台湾有位老兵,老家是菏泽,嘱托老乡从大陆带回一罐家乡土,回去后十几个老兵都抢着要,他只分得两小勺,一勺存在银行的保险柜里,一勺兑着水喝进肚里,故土喝进去,眼泪流出来,他含泪说,这样就能和母亲故乡融为一体了。我当时感同身受,也哭了。真可谓,人生有涯情无涯,万里他乡不如一地故土啊!
  有人说,老家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这话不错。但从广义上说,老家的一房一舍,一草一木,永远都是鲜活的,都饱含着故土情缘。
  历经悲喜多少事,千里相望是故乡,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味不及故土香!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难忘最是故土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