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大运河的繁忙景象
上世纪初,大运河上的百姓生活
上世纪初的运河船
乾隆年间,山东督粮道署示意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各个地域文化都因此呈现出农业文明的厚重积淀,德州也是这样。但是,大运河漕运改变了这一切,漕运文化促成了德州的华丽转身。
德州,“枕卫河为城”“控王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是一座因粮仓而建的军事重镇。漕粮转运、军粮囤积不仅带动了粮食贸易的繁荣,而且对德州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明清时代,德州仓成为运河沿岸的四大名仓。
先有北厂街后有德州城
北仓又叫北厂。《德县志》记载,金天会七年(1129)在德州城北三里许的地方设置将陵仓,也叫北仓。古代把有空地可存放粮食及货物的栈房称为厂,因此这一带得名北厂,这时候距离德州城的建设,还有168年。也正是从这时候起,德州被赋予了独具特色的漕运文化符号。
当时的北厂紧靠运河,由西南街、东北街组成。河道内,满载粮食的漕船、南货北运的商船、竹篷瓦盖的客船、画舫舷窗的官船,连接如织,衔尾相随。无数道跳板将船与码头衔接起来,装卸漕粮及其他货物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肩抬人扛的脚夫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西南街以东,东北街以南,是一片宽阔的仓廒区。附近许多州府县的农户,赶着驴车、牛车,推着独轮车,满载粮包前来德州仓口,交收运官员验收。
车马行人密密匝匝,万头攒动,好像一个庞大的粮食集场。街上熙熙攘攘,商贾云集,戏楼、茶馆、店铺、盐厂、酒肆鳞次栉比,物品琳琅满目。
各种身份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场所。进饭馆打尖用饭的交粮农、装卸车船脚夫、衙门差役兵卒、小商小贩、过往的行人,花钱寥寥,经济实惠。进出那些大饭庄的,就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有升、迁、调、补的过往官员,南北的富商大贾,考取功名的文人学士,游山玩水的豪绅名流、骚人墨客、公子阔少等。
当时的北厂有三大著名建筑,分别是大王庙、泰山奶奶庙、天后宫。
明嘉靖二年(1523),兵部主事赵时春修建了大王庙,还写了《祭卫河神文》一文,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王庙供奉的是漕运之神——南宋时期的金龙四大王谢绪。北厂的大王庙与夏津、恩县、武城的大王庙在当时都颇为宏伟壮观,成为南来北往人士拜谒之处。
大王庙背城面河,东房4间,塑有金龙四大王像,南侧有翼房4间,为守庙人居住。大王庙地势平坦,不与民宅联栋。四大王是船户虔诚信仰的主神,在德州码头装货起航前,到庙内许愿,卸货返航回德,来庙还愿,常年香火不断,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漕运文化在北厂体现得淋漓尽致,北厂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地域符号节点,这种情形一直保持到明正统十四年(1449),德州仓搬迁到城内,北厂繁华逐渐落幕。
德州仓的兴盛
大运河舳舻千里,德州九省通衢,德州仓的变迁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明清以来漕运文化的发展历程。
德州的仓源于隋,起于金,兴于元,盛于明,衰于清。
隋炀帝继位后,政治中心在北方,粮食需江淮地区供应,同时也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于605年至610年,开凿了著名的大运河。德州段运河是608年伴随着永济渠的开通而通航的,可航行庞大的龙舟。
金天会七年(1129),在德州建设将陵仓,通过运河转运河南来的粮食。
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视对运河的开发利用,注重建造船只,充实漕运机构。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通济州河、会通河后,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全国南北漕运的大动脉,德州“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元政府改将陵仓为陵州仓,年漕运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年(1326)发展到335.1万余石。
明朝定都南京的时候,沿用了元朝漕粮运输海运、漕运并行的机制,但当都城迁到北京后,大力整修了会通河,依托大运河,罢海运入漕河。
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建设转运站,明朝征收贡粮先集中于这4个地方,然后由漕运运往北京。淮安、徐州、临清、德州被后人誉为“国家四大漕运粮仓”。
德州仓建设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是在原北厂陵州仓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这时候的德州仓繁华兴盛,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漕运方式变革
德州仓的兴衰是伴随着漕运方式的改革而变化的。这其中,尤以明清两代最为明显。《明史·食货志·漕运篇》有专门的记载:“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定制。 ”这3种方法,都和德州有密切关联。
第一,支运。从永乐十三年(1415)开始正式执行。是指在京杭大运河的沿线设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仓,各地将漕粮就近运交粮仓,然后由官军分段运送。
据《明史·漕运篇》记载:宣德四年(1429),江西、湖广、浙江收上来的粮食存在淮安仓,大约50万石;苏、松、宁等地收上来的粮食存在徐州仓,大约274万石;常、扬、滁等地收上来的粮食存在临清仓,大约220万石;山东、河南收上来的粮食,存在德州仓,大约300万石。当时,淮安卫军运至徐州仓,徐州卫军运至临清仓,临清卫军运至德州仓,德州卫军运至通州仓存贮,每年4次。
由于德州仓对标河南、山东两地,因此与德州仓同时建设的,还有济南府兑粮公馆,济南府辖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德州仓。此外,还建设有常丰仓,也叫预备仓,贮存德州各项支用之粮,负责德州儒学等公益教育的廪粮支出,归地方管理。
第二,兑运,是支运的升级版。支运法需要农民运粮至仓,江南偏远地区的百姓运粮入仓,往返时间很长,有的甚至长达一年,存在误农误时等现实情况。于是宣德六年(1431)开始规定:各地百姓将粮食运至淮安、瓜州等地,兑于卫所官军,然后由官军押粮入京。不再以临清仓、德州仓为中转站,其功能相对下降。这种方法,老百姓虽然节省了运输时间,但需要承担路费,更要额外上交数量不等的耗米。
当时,对于相对近便的河南、山东来说,仍然实行支运法,农民直接把漕粮运至临、德二仓。
不过,这次变革对德州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德州仓由盛而衰转折开始。明正统十四年(1449),德州仓迁至城内南门东街。关于粮仓的搬迁,明万历《德州志·户部监督分司题名记》中说,是因为那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但笔者认为,这与兑运法的实施不无关系。
预备仓移到城内后一分为二,移到西门内的叫常丰仓,附近这条南北街巷被称为仓楼街(今美丽华大酒店西墙后的小街,南起建设街),向北连接它的胡同叫常丰胡同;移到城隍庙南的叫预备仓,预备仓街由此而来,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大体位于原城隍庙市场东侧,南起东方红路,北接三八路。
随着粮仓的进城,原来设在北厂的钞关也迁到了桥口附近。乾隆六年(1741)二月,曾对钞关所设分关口岸进行检查,经查德州、魏家湾、尖庄、樊村厂四处皆系“相沿已久,并非近日增添,自应照旧设立,奉部覆准”,其他予以撤除。
第三,长运。从明成化七年(1471)开始执行。为彻底免除农民运粮负担,当时朝廷令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四仓实行支运的漕粮全部改为在码头就近交兑,然后转交官军专门运输。
从此,长运成为定制。那时候运军直接下江南,到各州县的粮仓收兑漕粮,农民更方便了,但交的粮食也更多了,除了加征运费、耗米外,另加征一斗(合6公斤)米为渡江费。
此后,漕运方式再无变革。随着长运法的全面实施,临清、德州水次仓的中转功能日益减弱,仓场规模日益缩小。发展到明嘉靖年间,德州城里的粮仓主要有:常丰仓、预备仓、本州仓、常盈仓。
明崇祯元年(1628),位于德州城西门内仓楼街的常丰仓遭灾,归并到德州仓,合称常德二仓,此时,距离其诞生的永乐十三年(1415)已经过去了213年。到了清朝,该仓成为标准的军粮库,专门每月为满蒙旗兵和运粮绿营兵发放兵饷。
清雍正八年(1730),在卫署前建立军粮库24间,称德州卫新仓,用来存储德州左卫屯垦的粮食。第二年,在州署东侧修建了粮库120间,称德州新仓,除了储存常谷和社谷外,还储存漕运过程中的漕米。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伴随着漕粮北运的式微,曾经名噪一时的临清仓撤销了,正式并入德州,新的名字叫德临仓。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停止漕运,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终结了它的历史,粮仓逐渐消失。
除漕粮仓外,德州还有众多的民办粮仓——义仓和社仓,为官督绅办,用于储存社谷以备灾荒。义仓为县一级单位,一般在县政府所在地设置仓廪。社仓则普及范围较大,一般设在村镇。
义仓和社仓制度源起于隋朝,就像现在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一类,年轻时交年老时用,无病时交生病时用,无灾时交灾荒时用,由此可见一千多年前古人高明的创造力和智慧,实在是了不起。
管理机构更迭频繁
德州的漕运管理机构从元朝以来,规格就非常高。当时,元政府在德州设直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官职,驻扎大量军队统管漕粮运输和安全,主要任务是保护河南、山东的物产运回元大都。
随着明朝罢海运转漕运,德州的漕运管理机构达到空前的高规格。
中央直属部门主要有户部监督分司、户部监兑分司和漕运公馆。
户部监督分司,与德州仓同时设立,是中央户部驻德州掌管漕粮、德州仓事务的官署,长官由户部主事或员外担任,一年一轮换,称为部使,正五品。 1449年,随着德州仓迁到城里,户部监督分司也迁到目前的市检察院院内,改名为户部管仓分司,职能不变,德州也一度多了一条户部后街。
户部监兑分司,是设在德州的一个协调机构。当时,德州仓的粮食来源有二:一是陆运而来,民运州管;二是水运而来,军运卫管。由于运输队伍、管理机构不同,汇集在一起就容易产生矛盾。
为此,明弘治六年(1493),中央户部在德州城内东南方、州治的东侧设立了户部监兑分司(目前广电中心东侧),用来协调交漕粮的地方官府、民户和运漕粮的卫军之间的关系,保证畅通。其长官为户部主事,正六品。明万历年间,户部监兑分司裁撤。
漕运公馆,隶属于中央兵部,建立于明正德十年(1515),在城里的西北方向,大体位于目前胜利街北头。明清两代,德州漕运一直由德州卫军承担,漕船同时还捎带有商货,漕运公馆就是办理漕运事务的机构。
省属部门主要有济南府兑粮公馆、莱州府通判、山东督粮道。
济南府兑粮公馆也叫山东兑粮公馆,与德州仓同时设立,驻在北厂附近。济南府辖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德州仓。
康熙四年(1665),户部管仓分司撤销,莱州府通判受命接管德州仓,驻地依然在目前市检察院院内。通判为正六品,本是明清时一个府的重要官员,分管粮盐、水利等工作,被委任管理德州仓的莱州府通判,已经超出了一府范围,属于特别任命,除负责征管工作外,还负责押运漕粮。清代规定,卫所军丁输送漕粮的时候,必须由押运官随船监督押运,防止失窃、失火等事情。康熙三十六年(1697),莱州府通判回归莱州,不再负责德州仓的事情。
济南粮捕通判是莱州府通判的继任者,办公地点不变,但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出现了倒塌现象,历任通判都是租赁民房办公。光绪二十八年撤销,这时候的办公衙署旧址,荒废成了海子。
与济南粮捕通判署同时设立的还有山东督粮道,两家合署办公,主要职能是掌管监收山东省有漕粮任务的府、州和县,将漕粮或银两汇总后,存在督粮道库交付漕运或暂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山东督粮道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