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90301期 >> 第03版:往事
张问之督造金砖
  金砖,是我国明代以来专供皇家使用的高级地板砖,也叫御窑金砖。它质地坚细,“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堪称我国传统窑砖中的珍品。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极高,史上有“一块金砖一两黄金”之说。
  1417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他下令在全国寻找可用的地砖,有人向他推荐说,苏州陆墓镇土质细腻,“干黄作金银色”“粘而不散,粉而不沙”(《姑苏志》)。用这种土制成的地砖美观大气、质地优良。样砖很快呈上龙案,朱棣看后龙颜大悦。从此,陆墓窑成为专为皇家烧制地砖的御用官窑。
  这金砖出自苏州,而庆云人张问之是推动金砖烧造业达到历史巅峰的关键人物。
  《庆云县志》载 :张问之,字子审,嘉靖癸未(1523)进士。
  事情发生在嘉靖十年(1531),皇帝家里又要装修,当然要用金砖。张问之当时正任工部郎中,他为官“著实干办,不虚应故事”,工作中能“禁革奸弊,约束下人”,自然成为金砖督造官的最佳人选。
  张问之接了圣旨,立即赶往苏州,一去就是3年。 3年中,他深入生产一线,掌握了金砖全部制作工艺。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请增烧造工价疏》与专门记载金砖制作方法的《造砖图说》。
  《造砖图说》原书已失,万幸书中所载工艺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还有记载,今天苏州金砖的制作技艺就是据此恢复的。
  清嘉庆版《庆云县志》中保存下来的张问之的《请增烧造工价疏》中也大概记述了金砖的制作工艺,这段记述虽不是制作过程的全部,但其繁复程度令人咋舌。
  窑土运来,要经8道工序反复7遍,然后和成泥浆,过滤后再回池,自行沉淀后,置于瓦上晒,经弓弦划块,脚踏手揉,反复6遍方能成坯。坯要经装模、打磨、碾压后再阴干8个月才正式入窑烧制。这个烧制的过程又极为漫长,竟长达5个月之久,每个月要分别用不同燃料烧制方得成品。凡此种种,一块金砖,总计要经大小29道工序,长达一年工期才出窑,俗称“七转得土,六转成泥,八月成坯,五月焙烧”。
  而张问之在苏州督造期间,发生的一件惨案更让他惊骇不已,一名窑工竟然冲入窑中自焚身亡。
  金砖烧造工艺之繁复世所罕见,而其成品的合格率之低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复欲其完全端正,声音清响,色道纯白,故常取一而费四五”。再加上这金砖是皇家御用之物,不能流向民间,所以不合格的次品或毁或藏,又大大提高了成本。按理说,如此之高的成本,价格也应当很高才对,相反,官方定价却非常低,再加层层官府盘剥,使得窑工长期承受烧砖本身带来的体力和精神重压,而且生活极度贫困。窑工生活无望,死的死,逃的逃。那名窑工就是在层层重压之下精神失常,才发生冲入窑中自焚的惨剧。
  张问之目睹了窑工的悲惨境遇,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他既苦于工作推进之难,又同情窑工的悲惨境遇,决定挺身而出,为民请命。于是,就有了这篇流传至今的《请增烧造工价疏》。
  可喜的是,嘉靖看到张问之的报告也大为震惊,立即采纳了张问之的建议,增定官价,处理贪官,安抚窑工,金砖业这才得以恢复并很快达到历史顶峰。
□郭峰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张问之督造金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