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81228期 >> 第04版:往事
得运河滋润、聚五方杂居的德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多元交融的老德州民风

上世纪10年代,津浦铁路的贯通,加速了德州人与外界的交融,图为当时的德州火车站


昔日运河繁忙景象


传统的德州人家,家族观念浓厚,人员流动性小,一个村子里彼此沾亲带故


这是1920年的一张照片,从服饰打扮可以看出,德州人不排斥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


  民风,即民间的风尚、风气。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德州之“德”,乃德水之“德”,德水,古黄河别名。秦汉至明清,是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统治时期,历代王朝的都城都建在黄河流域,这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黄河改道及经济发展,至民国,德州九易其名,六移其地,塑造了德州民风的多元性。积微而著,由著复微,德州民风在历史进程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依水而居,农耕文化薪火相传
  因水而设,依水而居。一段时间以来,德州社会的基本模式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还有发达的农业文明,以及沉静平和的精神世界,人们追求伦理道德和内心的安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特质维系了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春秋战国之前,由于黄河的肆虐,德州人口并不多,主要是当地居民。农业生产靠春种秋收,精耕细作,因此传统的德州人勤劳节俭,非常务实,但不关心新鲜事物,缺乏创新和发展意识。许多老德州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不冒头、不张扬,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不仇富,不媚强。你在深宅大院里锦衣玉食,我在草屋里粗茶淡饭,各过各的日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德州人习惯于道德评价,对人性期望值很高,待人热心、忠心。日常生活中请客吃饭要面子,婚丧嫁娶也要面子。
  受儒家思想影响,德州人崇尚读书上进,被后人评价为“人文飙起,名卿蝉连,实甲山左”。体现在民间就是好读书、尊师重教。明《德州志》载,当年的德州读书人豁达聪明,一心求取功名;农民忙碌于田间耕作,质朴无私;长老有勤俭之范,子弟多弦诵之风。据统计,从隋朝大业二年科举施行以来,山东共考取进士4070人,德州为310人。
移民五方杂处,众多军籍落户
  德州地处九河流域,水陆交通畅达,自古就是军事屯兵和角逐的战场。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自隋大业七年(611)到1948年,德州境内大小战斗千余次。
  战国时期,燕、赵、齐等诸侯国逐鹿中原,屡屡挑起战争。魏晋时期,南北战乱爆发,德州人口流动频繁。 611年,隋朝征调壮丁东征高丽,强征暴敛引发武城漳南窦建德起义,起义军最多时发展到10多万人,在山东、河北地区持续11年之久。唐朝经常对北方用兵,德州成为军事重镇。唐末的庚子政变,著名的颜真卿抗击安禄山之役就发生在这片平原。
  元朝虽盛极一时,但统治只有89年。特别是元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山东、河北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仅到至正元年(1341),山东、河北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反元斗争,此后农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水旱灾,山东就有19次。至正二十六年八月,黄河发大水,德州全境被淹。
  明洪武元年(1368),德州设立守御千户所,由都督韩观统辖。建文元年(1399),韩观屯兵德州,防止藩镇兵变。同年,燕王朱棣起兵,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爆发,惠帝派李景隆为大将,在德州合兵50万攻燕,每败均退守德州。第二年,惠帝任命盛庸为大都督,统兵30万屯驻德州。第三年,盛庸主动出击,与燕军激战于夹河,惨败。至此南军改变策略,主力屯驻德州,相机出击,以遏燕军。由于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虽以朱棣善用兵,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的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激战两年半始终未能打开局面。后来燕军绕过德州一线,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淮以北鞠为茂草”。
  明正德五年(1510),刘六、刘七率领数万起义军入德州境内抗击明军。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大顺军将领郭升率领万余骑兵攻打德州。
  清末,太平军、捻军、义和团、红枪会等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先后打了40多年,特别是义和团运动,由平原一带兴起,后遍布京津冀,影响全国。
  遭受战争反复践踏的德州,赤地千里,原住民减少,德州成为移民城市。民间旧时曾流行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政府主导的德州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主要是来自山西。最初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靖难之役加剧了德州地区的荒凉局面,因而有永乐迁民之举。在《明史》记载的18次移民中,往山东地区的移民记载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次,永乐元年八月、五年五月两次。主要迁往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和德州府。
  除移民外,德州还有数量众多的军籍落户。在明朝,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明建立时期的士兵。明初,德州设立城守营,编有左、右两营,军士共2000人。洪武九年(1376),德州设立正卫,初隶山东都司大都府,后改隶直隶后军都督府,5600人。第二部分大多为靖难之役后驻扎下来的士兵,为德州左卫,明永乐五年(1407)设立,5600人。正卫、左卫同时有大批随军家属落户到德州。
  清顺治元年,德州设立绿营(汉军),马、步甲兵600多人。第二年,德州开始有满洲驻防兵,至清嘉庆十一年,有官兵及其家属2700人。
  五方杂居,使德州传统民风呈现多样化。元朝大军南下,草原游牧文化表现的尚武外向、纵横不羁、张扬个性、率意等特点,与传统的德州人讲求礼仪、崇尚温和、不喜张扬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碰撞,并相互融合,印记无处不在。德州大地上无处不在的“海子”,其名就是来自蒙古语。
  从饮食习俗看,德州人以面食为主。特别是面条与饺子,就和喜庆聚散有关系,这同山西人以面食为主的习俗是一样的。而德州的很多节令习俗,又与河北、河南、京津的农村类似。
  这种人口结构在文化上也带来了很大影响。正如《德州乡土志》记载:“德州故无巨族大姓,若所谓诗书绵长堪为旺族者,军籍为多。 ”单从数字上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德州历代进士310名,隋唐五代及宋元时期,仅仅占了20名,其余均为明清产生。
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
  德州卫兴于明,衰于清。首先是卫所官员由世袭制改为任命制;然后卫所内部的“民化”过程加速,驻军穿渠引水,开荒种田,以保证给养;最后当政者因势利导,以并入州治的方式使卫所制度变为历史陈迹。
  卫所制度的取消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德州的城镇人口增加,土地面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也增加。为了限制土地兼并,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把一部分田地归还农民垦种,并在实行开垦荒地之初,“免其杂项差役,三年免科,或通计十年,方行起科”等办法,还颁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令,重视兴修水利。经济的繁荣,人口的激增,手工业的发达是这一时期德州最显著的特征。据考证,德州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为明洪武二十四年,当时有4830户,28899口人。发展到明万历九年,有8887户,50130口人。到乾隆五十二年,有35550户,160780口人。
  伴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颇有成效,民风也随之一改。地方志上有着“贵德耻争,民淳讼简”“文风日盛,家弦户诵,以气节相高,无论贫富,见义必为,饶有古遗风”等记载。当时的德州设有一种特殊的半官半民的宾兴馆,《德县志》记载:科举时代,生员、举人赴省城、京城考试,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虽然官府有公车费,但经济不丰者亦常有路费不足之虞。为鼓励科第进取,宾兴馆就应运而生了。科举考试三年一次,在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德州这边就开始忙活起来。地方官员会在公堂内设宴,招待所有准备应试的考生,公堂外,正门前面架设有彩桥,考生到来时,知州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亲自迎入大堂,把酒言欢,寄以厚望。宴席结束后,德州最知名的艺人会装扮成魁星点斗、嫦娥散桂,在古乐声中簇拥着考生一步一步登上彩桥,进行送别,以表示期盼荣归故里之意。
  清朝以来,德州中举的有153人,除一部分考上进士外,少数被封为知县,大部分成为学政、教谕和训导。
  世家多、复转军人多造成了德州官宦人家多、有钱人多。当年德州城西北有“马道街”,清代有“衙门城”之称。这种情况一度也促成了德州人说话办事讲究“外场”的性格。受过别人的好处,总惦记着回报。别人有事相求,先满口应允,然后极力去促成,让人心里热乎乎的。民间历来有自行排解纠纷的风气,请德高望重的出面,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双方都过得去的情况下来上一句:“看我的面子,就这么着啦。 ”
大运河赋予活跃的商业氛围
  发达的运河水运带动了德州的繁华,促成了第六次城市的迁移。明洪武三十年,在运河以东筑卫城,形成了如今的德州城。永乐九年,知州何原将德州的行政中心移入卫城内,并逐步规划了城市功能布局。一时间德州成为燕赵之都,文化、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风之变。
  德州人热心肠。在这极具码头文化特征的运河两岸,来往的商船、本地的农家无不与无常水势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的帮衬和援手总是无私的。四海之内皆兄弟,长途跋涉的船户们生死相依几千里,平安抵达的喜悦;两岸民众血浓于水,共抗决口洪水的庆幸,这些,自然形成了德州人讲义气、助人为乐、真诚待人的鲜明性格。
  德州人讲义气。北厂和上码头一带是南北商民最好的聚落点之一。移民而至,五方杂处,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潜移默化影响着德州人的性格和习俗。出门在外过日子,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波折和困难,谁家的孩子病了,左邻右舍都过来问候,拿出自己舍不得的鸡蛋给孩子吃;哪家一时揭不开锅,对门的大嫂给锅里添好米,甚至连炉子都生好端过来了。
  商人逐利,与众多运河沿线城市一样,在德州引领商潮的是山陕商人。当时山东很多地方出现了“西商十居七八”的局面。
  德州的山陕商人中,行商数量很大,经营种类也很多,可分为4类:一是将德州的商品转运到山陕销售。如明代以来,山西潞安以产潞丝而闻名,潞丝的原料很多便是从德州购买贩运过去的。民国《恩县志》卷六《实业志》说:该县的市镇中都有染房,“惟营业者,多系山西人”。二是将山东的商品发往全国。如晋商在德州、齐河、陵县、禹城等城镇设立布庄、布店收购棉布,然后销往西北口外及东北各地。《齐河县乡土志·商务》说:山西商人在城镇设立布庄收购齐河大布,然后批发给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销往口外,乾隆年间,这种商贸活动最为盛行。三是将外地运来的商品再运至别处出售。当时转运的商品主要是从南方运来的丝织品和茶叶。四是将山陕的商品运来德州出售。如将山西铁器运来德州、临清,然后转运到高唐、河间等地。运河区域的山西木材,大都是山陕地区商人从家乡转运而来。乾隆《潞城县志》中记载,潞城商人贾庆余在禹城“东西奔驰,恒竟岁无停晷”,暴富成为大商人兼大地主。
  首先是富裕起来的商人们,在生活上追求他们过去得不到的东西。于是民风渐变,城镇奢华之风出现,“士女嬉游,故户弄珠玑,家称歌舞,饮食燕乐,极耳目之欢”,这些也间接推动了社会崇尚奢靡之风的兴起,“婚丧之仪越礼制而不顾,骄奢相效,巧成伪风”。
  商潮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冲击也是强烈的,外来事物不断涌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德州人几乎每天都在接受新东西,见多识广,转化成自我骄傲、夸耀的资本,滋生一种城市人心理上的优越感,特别爱在外地人面前宣扬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变化,在德州区域分布很明显,紧挨运河的城西部,街市繁荣,民风浮华;而城东相对冷清,民风近于质朴;在远离运河的郊区,居民则崇尚节俭,甚或失之固执;而沿河百姓则机智,却不免失之于奸猾。
  明末清初诗文家程先贞(1607-1673)在《德州志略》描述到:很多在村里混不下去的人,出来经商富裕后,趾高气昂,应酬、周旋于士大夫之间。一些知道其劣迹的邻里、亲戚,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主动邀请到家做客,给予高规格的接待。还有衙门里的小吏,拿钱捐个官,就感觉自己是个官了。就连奴婢也是哪里有饭吃就去哪,没有常主。清文学家田雯(1635-1704)也曾感慨道:记得小的时候,彼此之间崇礼让、明信义,社会上教化之风盛行,人与人和美融洽。为什么才过50余年,没有遭受战争,没有经历沧桑变化,社会上一切都变了呢。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元交融的老德州民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