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81116期 >> 第03版:往事
1998年到1999年,我市基础教育系统全面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育战线内部活力——
中小学“四制”改革回眸
  □高立泉
“为有改革多壮志,敢教体制换新颜。壮士断腕除痼疾,教坛新风尤扑面。 ”这是笔者对1998年暑假到1999年暑假我市中小学“四制”(校长竞聘上岗制、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改革的简要概括与评价。
  这次改革,全面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端掉了职务终身制的“铁饭碗”,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激发了教育战线的内部活力,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一次触动筋骨的大手术”。
  通过改革,全市共撤并教学点1074所,清退代课教师和临时工5022人,落聘教职工954人,内退2625人,病休532人,教师队伍更加精干高效;原校级负责人落聘367人,职数由原来的2210人减少到1901人,平均年龄降低,整体素质提高。改革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改革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德州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相对薄弱。 1995年至1997年,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全力以赴,投资7.88亿元,如期完成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九”之后,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面前的大问题。
  多年来,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被一种顽疾所困扰,这就是教职工终身制这个“铁饭碗”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所造成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教职工缺乏事业心,没有竞争意识。有的学校甚至还存在一些“特殊人物”,这些人习惯于受照顾,工作不卖力,凡事沾便宜,影响了多数人的情绪。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和客观现实,成了严重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大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市委、市政府责成市教委、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于1998年暑假组成调查组,对全市中小学生源变化和教师队伍状况进行了前瞻性调查。
  从生源上看,全市小学适龄儿童(一年级)入学人数在1995年已达到高峰(10.5万),1998年开始下降,预计到2001年降到谷底(5.5万);初中一年级入学人数从1997年开始到2003年一直呈增加趋势,2004年开始回落,到2007年降至谷底。从编制上看,随着生源的变化,小学教师超编和中学教师缺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据测算,1998年小学教师超编976人,到2000年,将超出1916人;而初中师资,1998年缺1126人,到2000年将缺少2165人。从教师分布上看,多数县城和县城附近的乡镇中小学教师过剩,而边缘乡镇师资缺乏,不得不雇用代课教师,全市1998年前代课教师和临时工多达5700余人,给乡镇财政带来很大压力,许多地方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实行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持推行“四制”改革
  教育内部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市委、市政府多次重申,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绝不是为了减少教师、减少投入,而是为了使教育投入更好地发挥作用,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并使教师的待遇得到更多的改善。
  1998年9月,副市长金清云带领部分分管教育的市县长和市县教委主任,到江苏的江阴等市县考察学习他们实行教育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并在形成考察报告的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对改革的初步设想。
  市委书记赵克志态度鲜明地支持改革,他指出,改革允许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确实有难度,但面对困难,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齐心协力,坚决打好这一攻坚战。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副市长金清云亲自和市教委的同志深入基层搞调研,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的意见》,并先后经市长办公会、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后,于11月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市教委也随即印发了《德州市中小学“四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市、县、乡都成立了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特别是在县乡一级,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各县市区的动员大会都是由几大班子联合召开,多数是由县市区委书记亲自作动员报告,报社、电台、电视台都把教育改革作为重点进行宣传。各县市区还让广大教职工参与讨论和修改改革方案。“四制”改革的前提,是合校并点、裁减冗员、核编定岗。“普九”期间,我市对中小学布局进行了大幅调整,压缩了2300多所学校。在这次改革中,加大力度对农村小学按照服务半径2公里的标准进行调整,撤销了20人以下的教学点,并清退了代课教师、临时工,让“老弱病”教职工内退或病休,从而为各学校的“四定”(定学校规模、定编制、定岗位、定工作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各县市区在1998年寒假期间普遍进行了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修定工作方案和操作程序,然后全面推开,并于1999年暑假全面完成。陵县、宁津、齐河三县在寒假期间基本完成任务,为各县市区提供了经验。
  市教委人事、普教、督导等科室尽职尽责,推动改革有序进行。这期间,市里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以便及时交流情况,改进工作。市里规定,“四制”改革完成后,每年暑假各中小学要进行小范围的竞聘和调整,以利于改革的完善深化与学校工作的深入开展。
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竞聘上岗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学校搞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为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办学能人推上学校领导岗位,我市一改过去的校长任命制为竞聘上岗制。
  为做到公平竞争,各县乡对中小学校长及中层干部一律免职,凡够条件的教师(一般为年龄45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都可报名竞聘。竞聘者经过所属上级部门资格审查后参加答辩会,阐述自己的办学思路、目标任务、治校方略等,让群众评议,评委打分,然后根据综合评议结果确定应聘对象。
  国办高中的校长,仍由市县组织、教育部门考察,按考察情况最终确定人选。乡镇教委主任和中学校长,由县教委会同乡镇党委政府考察后,由县教委聘任。乡镇中心小学和学区小学校长由乡镇教委聘任。校长按照同样的竞聘形式,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予以聘任。校长和中层干部的任职期限一般为3年。
  政策的激励和条件的设置,使原在职干部和部分教师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各县市出现了积极竞聘的局面。在平原县实验中学校长一职的竞聘答辩中,来自县教委、二中及实验中学等单位的10名候选人参加了角逐,竞争相当激烈。最后,一位公认的办学能人脱颖而出,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都非常认可。武城县竞聘上岗的31名校长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93.5%,比原校长队伍的学历结构提高22个百分点。临邑县乡镇中小学校级干部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8.88岁降到34.74岁。
  最关键的是校长们的观念经受了一次洗礼。过去当校长,是上级委派,这里干不好,可以换个地方再干,压力不大;现在校长职位是竞争来的,干不好就得下台让贤,所以校长们都自我加压,积极工作。
  推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打破教师队伍“铁饭碗”
  教职工岗位聘任制是“四制”改革的核心之一,也是打破教师队伍“铁饭碗”的关键举措。
  各学校按编设岗,聘任者和被聘任者实行双向选择。聘任比例,按照国家教委规定的班级与教职工的比例进行。在聘任过程中,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低职高聘,也可高职低聘。如遇到本乡镇或本学校教师缺额较大,可以打破乡镇与学校的界限进行。
  市教委在改革方案中明确要求,一个学校不管是超编还是缺编,都要产生一定比例的落聘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触及到教职工的痛处,才能使他们产生压力感和危机感。落聘人员工资从落聘3个月后拿原工资的70%,第二年拿第一年的70%,连续3年未被聘用的,单位予以辞退。
  在聘任过程中,采取分批聘任、限额流动的办法。教职工聘任前一律归所属县乡教委管理,原学校只能聘回原教职工的80%至90%,剩余的10%至20%聘用其他学校的教职工。
  聘任教职工要依据他们近两三年的德、能、勤、绩量化指标,群众评议结果,公布聘任名单,防止暗箱操作。通过竞聘,达到了上岗的教师振奋,落聘的教师服气。在落聘的教师中,有很大比例是有背景的。平原县落聘的85名教师中,有18人与县直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关系,但在这些落聘人员中,只有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干而痛哭流涕的,没有凭关系打电话、递条子的。
  这些落聘人员改变了原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齐河县南北乡中学有两名教师落聘,思想受到很大震动。通过乡教委协调,一个学区小学试聘了他们。这两名教师深受感动,坚持吃住在学校,努力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就把接手的全乡倒数第一的班级成绩提高了10个名次。临邑五中一名教师原来教学成绩不错,由于近几年把心思用在了第二职业上,教学质量一路下滑,这次竞聘险些被淘汰,思想震动很大,表示再也不搞第二职业了。
  各县市区都建立了超编学校教师下乡支教制度,一年一批,每批2年至3年,1999年共有215名中青年教师到边远乡镇支教。同时,加强了对应届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的思想教育,重点充实缺编乡镇和学校,当年,全市共安置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2067人,基本缓解了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城镇教师超编、边远乡镇缺编的问题。
  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教职工事业心、责任感
  没有目标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明确的工作目标,可以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动力。岗位目标责任制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结合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所有工作岗位的职责内涵必须覆盖学校工作的全部外延,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工作规范。
  根据当时教育战线的形势任务和上级要求,市教委为各中小学确定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严格学校管理,改变校容校貌、校风校纪;落实义务教育法,制止学生辍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制止乱收费;初中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实行“初三分流”等。
  同时,加强了督导评估工作,建立了一套包括教师评校长、学生评教师在内的学校考核评定细则,使考核结果公正合理。各学校校长和班子成员,都做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除在特殊情况下,领导不搞越级指挥,教职工也不搞越级请示,以避免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各县市区教委与乡镇教委、乡镇教委与学校、学校与个人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分解到每个单位和个人。
  各学校通过落实工作常规,制定对各个工作岗位绩效考核的评估方案,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并最大限度地使三者挂钩。同时,根据不同性质岗位的特点,对各个岗位的在岗时间有所区别要求。对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强调上课、辅导、集体活动时间必须坚守岗位;对班主任制定关键管理环节上的在岗制度;职员工人则根据工作要求和岗位特点确定作息时间,并建立轮值制度。
  为使岗位目标责任制定得科学合理,各县市区都组织专门班子,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临邑县成立了工作目标评委会,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各校应承担的目标进行量化,校长再根据教职工的不同情况,将目标细化分解到每个人,避免了工作目标的不切实际。禹城、夏津等地的学生评教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对教师的工作促进很大。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导主任董勇,当年只有28岁,竞聘上岗后,除负责学校的教务工作外,还兼任五年级语文课和班主任,担子很重。他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务工作、教学任务,管理好了班级,而且为校领导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科学实施结构工资制,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结构工资因为触及每个人的经济利益,是“四制”改革中最敏感的问题。这次改革强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敢于大胆实践,又要注意科学实施。
  结构工资主要分两大块:一是固定工资,二是浮动工资。固定工资是教职工工资由学校抽取一定比例后的剩余部分,浮动工资是由财政专项拨款、学校勤工俭学收入、教职工工资抽取的那一部分共同组成的。
  浮动工资的比例由各县市区或学校自行确定,一般占工资总额的30%或者更多一点。浮动工资的分配要严格执行按劳取酬的原则,与教职工工作责任大小、工作量多少和工作质量高低紧密挂钩,拉开收入差距,激励教职工多贡献力量,增加工资收入。浮动工资的发放方案要由学校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并报所属教委审批。
  在实行浮动工资的过程中,允许各学校创造自己的经验和模式。如有的学校,依据每个教师的实际职务,通过高职低聘、低职高聘,重新划分职务等级。把教师职务分为六等,即见习教师、教师、骨干教师、副主任教师、主任教师和特级教师,其中教师又分为三级、二级、一级,骨干教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应聘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称情况和实际工作能力,与校长协商确定自己的职务等级。什么职务拿什么工资,并能随时浮动。干好了可以上调,干不好就要下调,彻底打破平均主义。
  结构工资的实行,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过去一些小病大养、无病也养的教师,都主动要求回到岗位,并增加工作量。武城县实验中学有4名教师,已有几年没上班了,学校领导曾几次找他们回校上课,他们都以身体欠佳为由推脱。这次听说要推行结构工资制,便主动找到校领导,要求上岗,并担主课挑大梁。
  由于结构工资制把岗位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教师的工资待遇挂起钩来,适度扩大了教师的收入差距,同等教师因工作差异年收入相差1000元左右,从而激活了教师队伍的内在潜力。虽然教师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了,但他们的怨言却少了。
  另一方面,这次改革促使各县市区除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外,还适当增加了投入,使教师队伍的总体收入有了一定提高。庆云为了落实结构工资制,县财政按每个公办教师一年增加120元、民办教师每人每月增加50元的标准增加拨款,作为浮动工资参与考核,给广大教师以很大鼓舞。“四制”改革给教育战线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改革了分配制度,增强了干部、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奖优罚劣,优质高酬的观念在广大教职工头脑中初步形成。
  整个教师队伍从过去的“一潭死水”变成了“一池活水”,全市上下出现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局面,教育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1999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1965人,比上年增长10.46%,实际录取2328名,增长21.7%。当年,全省有11名学生高考理科成绩满900分,其中德州一中就占了两名。 2000年,本科录取3232名,比上年增长38.8%。
  采取配套措施,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此外,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是做好落聘人员的安置工作。
  二是市教委在基本完成“四制”改革任务后,及时推出了“跨世纪园丁工程”,其目的是提高干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施“三名三青工程”,即在两三年或较长时间内培养和建设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促使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快速形成。
  三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确保基础教育的发展后劲。
  现在来看,当年我市的“四制”改革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在当时形势下,它的改革力度和效果的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也走在了全省教育系统体制改革的前列。
  在1999年10月召开的全省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市的做法与经验在会上做了交流,多家新闻媒体做了报道。《中国教育报》评价我们的改革,减员增效,激发活力,改到了点子上。泰安、莱芜等地的教育部门也派人来我市考察。
  这是我市继1997年完成“普九”任务之后教育战线又一大的事件,它凝聚了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负责同志的心血与付出,体现了广大教职员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为全市中小学推行全方位改革、深化素质教育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也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系德州市原教委主任、党组书记)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小学“四制”改革回眸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