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81109期 >> 第04版:往事
李志拔村名由来
  陵城区境内马颊河和笃马河汇流处的李志拔,其村名来源于一个人名,相关的传说故事至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很久以前,这个村子名叫李家村。到了明成化年间,村里一李姓人家生了个男孩,取名李志拔。
  李志拔天赋异禀,读书过目不忘,虽只念过几年私塾,却才思敏捷,诗文俱佳。成年后,他博学多识、能言善辩、嫉恶如仇,经常为穷苦百姓抱打不平,成为当地名人。
  当时,村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种了几亩良田,被同村一恶少看中,便以拿钱买地的名义骗取,遭拒绝后,竟要强行圈占,还打伤了前去阻止的老人。
  父女俩将恶少告到了县衙。谁知,恶少花钱买通了知县,父女俩最终败诉。李志拔目睹父女俩伤心欲绝的场面,气愤难平,决心替百姓打官司告状,不让这样的冤案重演。
  他刻苦学习法律知识,不到一年时间,便成了通晓法律条文的专家。还免费为村里人写状纸,人称“刀笔先生”。
  在庭审大堂上,他娴熟地运用相关法律条文,据理力争,时常驳得主审官哑口无言。他替人打官司胜诉率很高,仅两年时间,就为周边村民打赢20多场官司。李志拔由此愈加声名远扬。
  山西境内有一郑姓知县,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从不与贪腐官员同流合污。一次,其他知县邀他一起拿赈灾款行贿州官献媚,郑知县拒绝,并将赈灾款全部发放到灾民手中。
  州官对他甚是反感,想要惩治除之,竟徇私枉法,以贪污赈灾款的罪名,将郑知县革职入狱。
  家人对这一颠倒黑白的冤案很是不服,慕名找到了李志拔。李志拔听了之后,义愤填膺,决心为蒙冤的郑知县伸冤昭雪,还以清白。
  李志拔一纸诉状直接递送到京城的都察院,要求重审案件。他慷慨陈词,使案件引起高度重视。
  都察院派人内查外调,案情终于真相大白。参与行贿受贿的贪官们皆被革职查办,体恤民众的郑知县则成了人们仰慕的清官,官复原职,当朝皇帝还御赐牌匾嘉奖。
  郑知县感恩李志拔,想留他当差做官,李志拔婉言谢绝。郑知县的家人过意不去,送他许多金银,李志拔坚决不受。他说:“我喜欢做布衣平民,能为人们办点事就很高兴很知足,别无他求。 ”
  李志拔一生匡扶正义,百姓深受感动。后来,村里人为了纪念李志拔,并教化后人,便将村名改称为李志拔,且一直沿用至今。
□任洪明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志拔村名由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