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上世纪30年代棉包卸船的插图
上世纪20年代的运河船
上世纪50年代,德州段运河繁忙景象
1964年,学文化的运河船工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大运河流经德州141公里,从明朝初年迁都北京,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停漕,德州经历了600多年的兴衰沉浮,岸边的老人们说,大运河的水有多少,船家的故事就有多少。这些向历史深处渐行渐远的舟楫车舆、生活琐事,既是当时德州运河上的人生百味,又是独有韵味的文化符号。
式样繁多的运河船
德州运河上的船数量多,式样也多,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
摆渡农家船。上面没有篷,也不住人。它是农家的代步工具,也是农具。收棉花的时候可以装棉花,收麦子的时候可以运麦子,有时候还打扮成迎亲船。
渔船。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河上还有不少扳桨摇橹的渔船,大一点的还有帆篷。有不少是夫妻船,女摇橹,男撒网,吃喝睡全在船上,号称船民。那时候,运河常年不断流,鱼很多,一大早去打鱼,岸边就有鱼贩子到渔船泊地收购,大鲤鱼按条,小杂鱼按斤。
戏班船。戏班船是戏班的财产,演员都睡在船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早年间德州运河上还有一种戏班船,叫水路班子,演戏的时候舞台也搭在船上,看戏的人也是坐着船来看的,把酒临风听戏,别具风味。
夕发朝至的夜航船。很多生意人都选择这种出行方式,从天津到德州,在船上睡一个晚上,天亮就到了,还省下住宿的费用,传统的夜航船是人工划的。
渡船是少不了的。旧时桥少,过河一定要到渡口去摆渡。据《德州志》记载,大运河流经主城区段,主要有第三屯渡口、上码头渡口、浮桥渡口、彭家船渡口、白草洼渡口、老君堂渡口、第六屯渡口和桑园镇渡口8个渡口。渡船成了运河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历代文人墨客在其作品中极尽描绘。
运河最主要的功能是漕运,所以漕船最多。在来往德州的船只中,有几艘船因结构特殊、木料优质享有盛名。
首先是3艘江南漕船。其一名为“圆楼子”。船体全部采用上好柏木为原料,船的楼子是圆形的,长约7米,宽约5米,高约1.5米,楼子安置在船尾,工艺新颖,壮观美丽。其二名为“吊载”。载货量近百吨。由于这只船在航行中经常拖带着一只载重30吨的小船,固有吊载之名。船员操作技术高超,配合默契,不但主船保持航行安全记录,更因有拖带小船而行的本领,以名船著称于运河。其三名为“盖十帮”。这只船全部采用红柏木建造,船缝之间采用“挤灰活”技术,不用捻缝,船体结构考究,光鲜明亮,不见缝隙。以上3艘名船运粮北上,咸丰五年黄河改道,截断运河,没有能够返回原籍,在天津至河南道口一段运输航行。漕运废止后,船主将船卖掉后回到故里。其中“圆楼子”“吊载”卖给河南养船大户王氏家族,“盖十帮”卖给临清唐氏家族,3只船继续在运河上奔忙。七七事变后,王唐两家衰败,3艘名船被拆毁卖掉。
还有一艘德州籍的名船“三十二箍”,是齐头对漕船,载重135吨,船主人是刘殿功。船桅用七丈长的杉木制成,桅梢往下两丈处,用一寸半宽、三分厚的32道铁箍紧紧箍住,增强了桅杆的力度和耐磨性,更显威武高大,船因此得名。日伪时期,船主家境贫寒,被迫将船在天津拆毁卖掉了。
有船就要修,据明朝《漕船志》记载,永乐年间,卫运河二厂督造运船。宣德年间,德州城内水运工业有德州厂、德州左厂,此是卫运河厂设在德州的两个修造船的分厂。在运河沿岸,还有不少修造船舶的作坊、工厂。
岸上没有家船上过日子
郝凤云老人是1936年在运河船上出生的,从他记事开始,就生活在船上,岸上没有家,没有房。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他家100吨位的船合了,用他的话说,咱也成了拿国家工资的人了。从此搬到了岸上住,有了自家的房子。
当年的运河上,像郝凤云一样的老船民很多,他们岸上没有家,船是全部家当。那时候,船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置办新船,比娶媳妇还隆重。要举行祭船仪式,放鞭炮,烧纸钱,以求人船太平。亲朋好友前来致贺。这时候,船上贴对联,插彩旗,船身披挂红绸花球,桅上悬一面筛子,筛子里置一面镜子,以示乘风破浪,逢凶化吉。新船下水时,锣鼓鞭炮齐鸣,司仪领唱喜庆歌曲,新船试航归来后,船主家便开始大宴宾客了。
从明清到民国,德州运河航运均以木船为主。木船按用途的不同,分为客船和运货船两大类。客船按接待顾客的不同,又分为航船和埠船两类。航船专供私人雇用,埠船则供多数人使用。埠船亦称帮船或班船,有一定的停靠地点和时间。客船按航行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日航船和夜航船两类。日航船多为埠船。夜航船于黄昏时开船,次日黎明到达目的地,船上供给被褥,乘客可以睡觉,清晨醒来好赶早市。
船民生活在水上,相对来说灾难较多,慢慢形成了某些语言禁忌。为了图吉利,说话时尽量避免使用谐音灾难的词语。例如,船上使用的“帆”,因其与翻船的“翻”同音,就叫“篷”;吃饭时因“盛”与“沉”相近,就称“装饭”;鱼吃了半边,要将另一半翻过来吃时,要说“转个向”“正过来”。
同鱼贩交易时,双方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如渔家捕获甚丰,有鱼可卖时,并不是大声吆喝,而是用篙杆挑起一件衣服,竖在船头,表示有鱼要卖;鱼贩需要买鱼时,则在自己船头挑起一个底朝下空着的篮子,以招徕渔家。有时渔家因各种原因,需要将渔船出售,便就地取材,于河边摘取芦苇之类的草杆,在杆顶编起一个多角形的草圈,置于船头。有意买船者见此可以直接或间接找船主洽谈购买事宜。
“跳鱼”与“抬网”
大运河里鱼多,人们捕鱼的法子就多。
德州扒鸡自诞生有300多年的历史,那么300多年以前,德州什么最好吃?是德鲤。清代诗人田霢曾赋诗:“罗酒白如水,德鲤色胜银。二者称清品,欲以啖诗人。 ”
德鲤,红须白鳃,肉质鲜嫩,用运河水直接煮,透着丝丝甜味。德鲤有3个特别:一是产地特别,只产于桥口街往南15公里左右的河段。二是捕捞时间特别,要在每年运河水面刚刚解冻,桃花飘落的时候才可以。三是捕鱼方式特别,不用网,不用钩,叫“跳鱼”。夜黑月高时候,渔人在专用的跳鱼船面上涂粉灰,船两侧横插近两米的竹栅,一半没于水中,轻轻摇桨,船在寂静的夜里快速前行,竹栅驱赶到的鱼儿跃出水面,跳到甲板上,就是德鲤了。
“抬网”不在运河的主航道里,集中在杨家圈以南沿村子的大湾中,这些地方常年有水,一年四季,轮番长满了苇子、荷花、菱角等等,当然最丰富的就是鱼虾,还有螃蟹。很多地方深不过一人,湾底胶泥多,脚踩起来格外舒服,“抬网”就在这个区域进行。
炎炎夏日去“抬网”,收获的不仅是大鱼,更有清凉和无尽的快乐。那时候沿河村村有船,户户有网。和如今在固定地方下网、投放饵料,然后起网捕鱼不一样,场面宏大。
“抬网”的日子是提前就商量好的,要请有经验的老船工看天气。天要热,要闷,不能有日头,老人们说这时候的鱼比较“傻”。网都是农家自己做的,外形像个有盖的大簸箕,每张网由两个人各握两侧的实木杆子,使劲一撑,便张开了。网有大有小,大的近5米,小的近2米,网的下端有一溜铅坠,能保证网平贴到湾底,狡猾的鱼不会溜走。日子到了,村里的壮小伙扛着卷起的网,挎着盛鱼的蛇皮袋子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各家爱热闹的女人和皮小子,浩浩荡荡。
“抬网”是集体行动,男人们在水中一字排好,两人一组,拉开大网,网网相连,打头的一声吆喝,所有人一起向前疾行。水的阻力很大,天又热,男人们光着脊梁,鼓着腮帮子使劲喘。水里的大鱼小鱼哪见过这阵势,直接转进了网里,经验丰富的抬网人感到网里鱼多的时候,两人一个眼神,手一较劲,“嗨”的一声,起网、拧网、抖网一气呵成,鱼便落进了身后的蛇皮口袋里。
秋高气爽,人们会换另一种网,网眼很密,这次目标是河虾,虾的胆子小,因此岸边围观的人也闭上嘴,只是瞪大眼睛看着。“紧逮鱼,慢逮虾,不紧不慢逮王八。 ”两人一组,在湾里慢慢向前,兜一个大圈,然后慢慢起网,就看到满满一网底的青色小虾,活蹦乱跳。带回家里,可以炸,可以煮,吃不完的,大锅里一焯,然后满院子就是晾晒的红红的小虾了。勤快的人家收获多,更是晒到了自家的场院里。
德州运河边上的船民,吃鱼有个绝活,一条鱼三口就能吃净:先从鱼脊梁入口,一口便把鱼脊肉吞掉;然后用嘴一吮,把鱼肚上的肉吃掉;再一口把鱼头吸净,十分利索。更有厉害的,一条完整的嘎鱼入口,片刻便能将鱼肉咂尽,鱼刺从嘴角顺出。另外,船民吃鱼时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春鲫夏鲤秋嘎鱼”“冬吃头,夏吃尾,春秋两季吃划水”“鲢子头,鲤鱼腰,鳝鱼尾巴耍大刀”等等。
船工号子
长期以来,运河上的船民们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创造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船工号子。沿河居住的人们一听到不同的船工号子,便知道又有船起航或歇锚靠岸了。
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劳作时的即兴创作,船上有多少道操作工序,便有多少种船工号子。常用的有起锚号、冲号、拉纤号、招号、缆头号、搅关号、撑篙号和摇橹号等,作用各不相同。比如,起锚号是在用力拔锚时所唱的,船工们抓住锚绳,边拉边唱:“千斤呀,万斤呀,嗨!铁锚呀,动身呀,嗨! ”于是铁锚便在众人的齐声唱和中被缓缓拔起。
船工们所唱的冲号,亦称凤凰三点头,是在船舶即将开航时唱的:船工大师傅将纤绳搭在肩上,口中唱“我要拉——哟嗨”,这一句便是给船上伙计的一个信号——船要出发了。听到这一句号子,伙计们无论是正在吃饭,还是正在干别的活,都要立刻起身,一边撤掉搭板,拿起竹篙,一边口中长长地应道“哎”,于是便进入工作状态,各司其职。大师傅再接着唱“喂喂,啊——我要拉哟,嗨”,众人再随号应和,一齐用力,如此反复三次,船便缓缓启动了。
船工号子种类不同,节拍也有所不同。撑篙号就有快拍和慢拍之分:逆水行舟时需用力撑篙,而且撑篙的节奏要加快,所以就用快拍号子;顺流航行时船只行驶平稳,撑篙不需要太大力气,节奏也无需太快,便可用慢拍号子。唱号子一般需要领号者,待领号者唱出,其他人随之应和。领号者要根据船舶行驶状态,掌握号子的轻重缓急,以调动大家的情绪,把劲往一处使。领号者不但可以边干边唱,也可以不参加劳动,站在船上专司其职。
当年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都唱号子,行驶到船多、人多之处,哪只船的号子响亮有力,气势不凡,引人注目,哪只船的主人便会倍感荣光与自豪,号子也便成了船主实力的一种标志。领号者多为有经验的船工,一般船上的大师傅每月工薪为10块大洋,而领号者则可拿到12块,由此可以看出领号者待遇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