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润纺织盘活废旧企业兴建起新的生产车间
中绵针织二期扩建项目效果图
□本报记者屈大鹏本报通讯员邓美平杨慧
“淡淡的香味,暖暖的田”,初秋时节,沿315省道前往夏津县宋楼镇,马路边密密匝匝的棉花绽放出大团的洁白。宋楼因“棉”而闻名,10年前,这里因“宋楼现象”名噪一时,一个几万人的乡镇集聚了近百家涉棉企业,而今,这个以棉纺织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重镇,正以新旧动能转换谋求新变化,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依旧保持了蓬勃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宋楼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布局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实现从传统棉纺织产业“制造”向“智造”的大踏步迈进。“要制胜未来,除了使传统产业植入创新基因,还要转变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引擎,才能打造经济提质增效的升级版。 ”对下一步发展,宋楼镇党委书记曲传增这样表示。
优化产业释放新动能
日前,记者走进天润纺织公司生产车间,各种自动化、现代化的纺纱机、络筒机全部开工运转。“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紧密纺棉纱设备,一台机器1080个纱锭,车长40多米,可实现全自动集体落纱,节省人工三分之二,效率是传统同类纺纱设备的3.8倍。 ”公司总经理田文华告诉记者。
在宋楼镇的经济沃土中,曾经星罗棋布地生长着近30家棉纺织企业。一以贯之的工业化道路,使宋楼较早建立起基础工业,也较早完成了原始积累。蓬勃发展的工业赋予这片土地活跃的经济力量,如今这一“开路先锋”仍是宋楼财政收入的“主税仓”,2015年至2017年,宋楼镇共完成财政收入1.7亿元。
但时至今日,同质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上涨,以纺织业为支柱的宋楼镇,产能过剩尤为突出,部分门槛较低的纺织企业还深陷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力较弱的“泥淖”,出现减产甚至停产。“产能过剩”和结构“短板”正合力将宋楼工业产经架构一步步逼入墙角。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宋楼镇面临的第一道考题。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宋楼镇以市场为取向、以优化存量企业为两大突破口,使经济发展释放出新活力。
为彻底改变纺织产业“小散乱”现状、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宋楼镇投资建设了智慧纺织产业园区,对符合产业发展的企业培植壮大,将与园区发展不协调的企业引导搬迁,全力打造纳税过千万产业集群,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步入“快车道”。
如今,宋楼棉纺企业从当初的近30家整合为16家,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但产能不降反升,从20万纱锭发展到25万纱锭。
一降一升,看似简单,却反映了从量到质的转变,这是宋楼镇棉纺织企业提档升级、结构优化最真实的写照。“由多到精,从量到质,是努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主要目标。跳出传统圈子,无疑将带动经济发展由‘传统制造’向‘创新驱动’跨越。 ”宋楼镇镇长刘书峰认为。
如今,宋楼镇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3家,纳税过百万的工业企业13家,带动周边600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均工资年增幅10%。
盘活存量走上新路子
今年,宋楼镇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招商引资上。“只有大项目落地,才能真正对财源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曲传增认为。
针对大企业多、大项目多的实际,宋楼镇政府腾笼换鸟,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加大闲置、空闲、低效利用土地清理整治力度,把项目建设和企业重塑有机结合,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2017年,该镇成功盘活“僵尸”企业9家,土地240亩,新建厂房6万平方米,新增利税4000万元。 2018年对6家“僵尸”企业重塑包装、筑巢发展,盘活再利用土地180亩,年增利税4500万元。
盘活存量,释放了新的活力。目前,瑞生、新时、润通3家企业分别投资1.5亿元新上5万纱锭项目;兴时公司投资8000万元盘活“僵尸”企业祥盛油脂和一处棉花加工厂,新上3万纱锭项目。这4个扩建重点企业项目建成后,将年新增产量2.6万吨高品质棉纱,新增税收2200万元,届时宋楼镇纺纱规模将突破50万纱锭。
宋楼镇瞄准棉纺织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16家棉纺织规模企业全部采用世界及国内先进设备,在总体做大现有企业、单个做强骨干企业基础上,提高“沉睡资源”精细化管理,将项目建设与企业重塑有机结合,继续帮助“沉睡企业”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快速实现投产,将新旧动能转换形势下“盘活存量”这条特色新路子走宽、走远、走深,创建棉纺织特色小镇。
截至今年,该镇先后荣获“中国纺织名镇”“中国植物油强镇”“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先进乡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先进乡镇”,“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乡镇”、“全市产业 30强乡镇”。
创新服务助推同步发展
经济创新发展的同时,宋楼镇创新服务理念,力争实现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
打好环境保护、信访维稳、安全生产、脱贫攻坚、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五大攻坚战,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维护社会和谐,注重安全稳定,倾力改善民生,特色工作亮点纷呈。
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从农民最期盼、最容易见效的地方做起,分工协作、全力以赴,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彻底告别“脏乱差”,真正实现“绿富美”。
同时,在产业园附近规划建设大社区,以“经济收入上得去,社区设施配得好,搬迁过程不受损”为原则,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对周边村庄进行拆迁复垦,举全镇之力,坚持“绿色生态”之路,留足“生态涵养”空间,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生态文化。同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配套综合文化站、便民服务站、党群活动站、园区服务站等,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一揽子”服务。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同步发展、同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