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80601期 >> 第01版:一版
5月25日,又一届中职“国赛”在我市落幕,带来的影响却不止于比赛本身——
工匠成长平台产业发展抓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一等奖获得者上台领奖


汽车营销基本能力测试的比赛现场。 记者郭庆萍摄


  □本报记者张晓航王倩倩本报通讯员马超王维
  5月25日,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营销赛项在德州落下帷幕。经过3天激烈角逐,共产生 8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其中,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选手董鑫煜、吴凡荣获全国冠军。
  这是中职“国赛”第四次在我市举办。大赛频频落户,对作为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德州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激励。“通过承办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我市厚植职业教育发展沃土,给未来工匠以表现舞台、成长平台,也让产业发展有了新抓手。 ”大赛闭幕后,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接受采访时说。
德州职教全国“发声”
  汽车营销赛项结束后第三天,从天津又传来好消息,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赛项中,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荣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至此,这所学校已经在中职“国赛”中收获7个冠军、29个一等奖、3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并且连续 11年获一等奖。
  在德州,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职业学校,不止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所。早在2013年,我市就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经过5年发展,全市已经拥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10所、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1所、应用型本科高校1所;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中,我市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等15个专业名列其中。
  承办大赛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以赛为媒,借赛造势——2015年,采取了“一赛一会两展两论坛”办赛模式;2016年牵头组建京津冀鲁汽车职业教育联盟,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及德州市职业教育成果展示;去年举办“深化产教融合”论坛;今年则推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丰富的活动让我市职业教育有机会在全国“发声”“亮剑”。
  此外,通过承办 4届大赛,我市创造了多项职教领域的标准——使用的部分仪器设备成为教育部部颁标准,作业流程和工艺操作成为国家标准及汽修行业标准,比赛场地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场馆标准,这些“德州标准”极大提升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影响力。“职教高速发展为我市承办各类大赛增添了底气,大赛成功举办、接连获奖又为职教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我市的一张名片,要擦亮、用好。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学东说。
大赛引领教学改革
  本届大赛有个显著特点——首次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比赛用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介绍,这样的比赛设置,充分考虑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大量投放市场,相关人才紧缺的现状,这为职业教育释放出一个明显信号,各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有所注重与倾斜,“这也充分说明,促进教育体制和内容改革是职业大赛的应有之义。 ”
  大赛现场,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领队王海霞发现发挥较好的选手时,都会录下视频。“比赛内容代表行业方向,也代表职教发展的方向,干货满满,能为职业院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因此,她决定将好的经验带回去,以便更好地提升学校教学水平。
  在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魏荣庆看来,大赛引领示范了学校教学、学生发展方向,使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参与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中。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年参赛队、四年承办校,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在全国中职大赛中不仅成绩卓著,教学能力也在飞速提升。学校教学过程严格对标“国赛”要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制定严苛课程标准,编制了79科理论实训一体化校本教材,每年为社会培养3000余名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培养产业人才
  某种程度上,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能否在企业站得住脚、在行业有所贡献,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职业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共同考量。“职业院校必须跳出封闭的教育圈,融入区域经济圈,广泛与企业、行业、其他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只有服务好区域经济,学校才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王学东说。
  在本届大赛媒体见面会上,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国方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对产业需要,“产业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两者对接好,就能避免‘学校培养的人才没人要,产业需要的人才无人教’的尴尬局面,达成学生就业、产业发展、职教发展的多赢。 ”
  实现职教与产业的对接,校企合作是最为直接的方式。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持续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引导职业院校积极对接企业,服务企业,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形成了订单培训、引企入校、进厂办校、顶岗实习、学徒培养等办学模式和人才合作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推动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加强了与京津冀地区的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天津造船厂等3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各职业院校也“各显神通”,探索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格力电器联合共建山东格力技术学院,打造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品牌专业;武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将服装厂、餐饮公司、汽修厂等“搬”进学校;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出“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山东博尔特电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宁津职专博尔特电梯学校,培养电梯专业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的学生技术过硬、基本功扎实,企业几乎不需要额外投入培训费用。因此,我市职教生在市场上成为“香饽饽”,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随着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中职院校为骨干、社会培训为补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德州正成长为区域性职业技能人才聚集地和职业教育高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职院校26所,高职院校 3所,中高职在校生突破10万人,年输送技能型人才3万人。“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我市‘一区四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更积极广泛地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争取更多国家级赛事和活动落户,把德州打造成职业教育大赛基地、区域技能型人才培育基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学校、协会等机构和人才来我市合作、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能人才,促进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张书鹏说。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工匠成长平台产业发展抓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一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