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70616期 >> 第02版:人物
镜中见天地 微处显精神
——记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鹏
作者:张晓航任立松


李鹏(右)参加2016年美国消化疾病周活动


李鹏(右二)在“一带一路“友谊”消化内镜直通车万里行活动中进行手术带教


  个人简介
  李鹏,1973年生,德城区人。199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2001年、2006年先后考取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镜清洗消毒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早癌协作组委员秘书、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擅长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在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领域有较深造诣。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历史悠久,1979年,由我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王宝恩、于中麟创建;理念先进,2003年建立全国首家消化疾病中心;1989年率先设置消化内科专业博士点,为国内该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今,消化分中心主任仍由友谊医院院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澍田担任,足见其分量。本期“德行天下——天南地北德州人栏目”受访嘉宾就是这一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鹏。
  4月底的一天,我们见到李鹏时,他正操作一台肠息肉切除手术,只见他手握内镜,双眼紧盯显示器,一切紧张而有序。手术完成后,李鹏先是换了件T恤,“每天至少换3次衣服,全是汗”,而后,利用下台手术前的间隙,聊起他的故事。
亲切的“布鞋大夫”
  工作时的李鹏喜欢穿一双老布鞋,这已成为标签,曾有患者找他复诊,一时想不起名字,就问护士:那位“布鞋大夫”在吗?李鹏告诉我们:穿布鞋舒服。而“舒服”一词恰好可以形容患者对他的感觉。
  值门诊时,李鹏习惯于面带微笑,以一句“怎么不好了”开头,亲切随和,患者的压力与紧张感随即消弭于无形。有时,看病中途临时有事要离开一会儿,返回诊室时他总会对等待的患者说:“不好意思啊,让您久等了。 ”
  时常有患者从外地慕名而来,但没挂上号,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他尽量给加号。不过,对此李鹏还是有话要说。50%——他给出这个数字——“至少有一半患者是不需要来这里就诊的,有的是不对症,还有些疾病在社区门诊就能解决”,他希望患者可以更理性,如此才能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好的疗效。说归说,每次面对此类患者,李鹏还是会耐心地充当安慰者和导医的角色,“毕竟患者属于弱势群体,得了病难免心急”。
  作为全国消化内科权威科室,很多疑难病症患者来到这里,把李鹏和他的同事们当作“救命稻草”。此时,李鹏深深感觉到肩上责任之沉重,而每当把问题解决,心中总会有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他说,成就感并非源于“炫技”,而是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正在磨炼中提升,今后能帮助更多人。
内镜中心里的坚守
  除了每周一天的门诊,更多时间李鹏会出现在内镜中心手术室。看似枯燥、重复的工作,李鹏却甘之如饴,在他看来,通过内镜技术可以确定病变情况,直接切除病变部位,对患者的帮助是直接的、立竿见影的。
  他常跟科里的年轻医生说:“内镜手术看似日日重复,但若真心喜欢,则能从中发现诸多乐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病变,每次做手术,都要考虑用哪种方法切除更好,操作的每个细节都要照顾到,很多时候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好的内镜医生,功夫体现在对细节的掌控上,而这种功夫来自日复一日地钻研与琢磨。 ”
  就在采访前一周内,李鹏就凭借细腻精湛的技术救治了两位疑难病症患者。
  其中一位患有气胸,在一家呼吸专科三甲医院住院时突发急性胃出血,由于出血位置较深,利用消化内镜处理起来难度极大,同时由于全麻气管插管会加重气胸,开放性手术无法执行;眼睁睁看着患者出血量持续增大,危急时刻,这家医院向李鹏求助。面对患者家属近乎绝望的眼神,李鹏决定冒险一搏。伴随其胆大心细的操作,患者的脉搏逐渐恢复,意识也逐渐清醒,家属喜极而泣,而李鹏的手术衣上已满是血渍。
  另一位是胆管肿瘤患者,曾经通过开放性手术将肿瘤切除,今年初病情复发,胆管堵塞导致阻塞性黄疸,由于身体条件已无法承受开放性手术,于是接受了体外胆汁引流术,通俗讲即是在身体上打孔,利用导管将胆汁引流出来,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迫切寻求其他治疗手段。分析病情后,李鹏制定了内镜治疗方案,最终通过内镜下经胃胆管穿刺放置支架,解决了患者黄疸,术后恢复良好。
  内镜中心一位保洁员曾用一句话形容李鹏——吃饭永远规律性晚点;科室年轻医生也经常开玩笑——谁跟李主任手术,谁就别想按时吃饭。每年,李鹏都要做2000余台手术,最多时一天做20多台,赶上复杂手术,连续做五六个小时也是寻常。李鹏笑言:“幸亏上学时喜欢足球,一直是后卫,速度不快,但耐力很好。 ”
  由于顾不上喝水,每次下了手术台,李鹏嗓子都是哑的,不过他还得哑着嗓子做一件事——集中回复未接来电,这项工作得占用1个多小时,因为这一整天里会漏接很多电话。
用心科研,倾心育才
  身为首都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坐诊、手术之余,李鹏还要带着十几个学生搞科研。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先做人、再做学问,正直、诚实是不可或缺的素质”,他以身作则,给予春风化雨般的指导。
  每周三下午4:30到6:30,是李鹏提议的科室集体学习时间,每次都会有科室高年资大夫传授经验,年轻大夫分享心得,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甚至吸引了很多其他医院的医生前来参与。李鹏喜欢提携年轻人,鼓励他们多做科研,每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都会尽力为年轻大夫争取。
  李鹏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比如,始于2006年,目前仍正在进行中的一项课题,他带领友谊医院团队在几个食管癌高发地区组织起1.2万名40至70岁的居民作为志愿者,跟踪研究、定期筛查,探索食管癌的发病机制。李鹏记得,他曾在一个个村子里招募志愿者,站在卡车上拿着大喇叭宣传定期接受胃镜筛查的好处,风尘仆仆,一干就是8周。这样的项目,周期长、过程复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干不完,下一代友谊医生继续接力”,言语之中,满是大医情怀。
  近期,友谊医院正在承办“一带一路“友谊”消化内镜直通车万里行活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十名消化内镜专业医生到友谊医院深造,李鹏说,能把自身所学传授给更多人,让更广范围内的人受益,他感到荣幸。
愿用医术造福家乡
  自1991年考入山东医科大学(今山东大学医学院)开始,李鹏便离开故乡,走上追寻医学梦想的道路,但每每提到德州,骄傲和感激总会写在脸上,“我忘不了故乡的养育,忘不了祖辈父辈的教导”。
  李鹏的爷爷是一名乡医,经常为十里八乡的村民免费看病。“虽然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但我还是常常听爸妈讲起他的故事,他们告诉我,要向爷爷学习,于是渐渐在心里树立了一个信念——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是受人尊敬的。”李鹏对记者说,因此后来考大学时,他所有志愿都填报了医学专业,毕业后又先后考取首都医科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师从张澍田教授,一心向学,勤奋踏实,医术在不断进取中日益精进。
  李鹏说,他愿用医术回报家乡的养育。他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2013年,友谊医院便与德州市人民医院合作成立北京消化疾病中心德州基地,李鹏积极参与其中,为我市消化内镜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与同事曾在德州开展过两次大型培训,让我市200余位消化内科专业医生受益;目前就有来自德州的年轻医生在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深造,李鹏总是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平日里,几乎每周都有老乡慕名找他看病,李鹏都会尽己所能给予关照……
  一双布鞋,坚守手术台边;满腔热爱,演绎医者仁心。采访匆匆结束后,李鹏再度走进内镜中心手术室,寻找镜下的世界与乾坤。
□本报记者张晓航任立松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镜中见天地 微处显精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