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70526期 >> 第02版:人物
胸怀担当守初心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崔永
作者:张晓航任立松本报


在美国杜克大学临床医学中心与同事在一起


崔永(左)在宁津县人民医院与该院医生讨论疑难病例


  个人简介
  崔永,1971年生于德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办公室秘书、快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分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胸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专业委员会委员;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规范》胸外科专业临床专家咨询组专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杂志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出版专著《当代胸部外科实用手术学》。主持卫生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北京西城区前门以南,有一所拥有悠久历史与光荣传统的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苏联政府及红十字会援助下建立的全国第一所大型医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它题词。“友谊”二字容易让人的思绪回到那个年代,品味一份厚重。
  4月27日傍晚,我们来到这里拜访一位老乡——胸外科主任医师崔永。见面时,他刚结束一天的门诊,利用这段难得的空闲,崔永讲述了他的故事。
年少追梦
受父母影响走上从医路

  崔永走上从医之路并不让人意外。 1971年,他出生在德州市人民医院家属院,父亲在医院检验科工作,母亲是一名护士。崔永回忆说,童年时,除了家和幼儿园,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了,这让他获得了对医院的直观印象,而父母的言行则让懵懂的他慢慢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当年,检验科同时分管血库,无论是三更半夜还是逢年过节,家中时常会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此时,父亲都会立即赶到医院,从未有过任何懈怠与抱怨,他说:“但凡需要用血的,都是性命攸关的危重患者,我必须争分夺秒。 ”
  有一年春节期间,有位中年男子带着孩子走街串巷卖鞭炮,母亲见他一直咳嗽,就上前询问病情,之后又送给他一些药品。这位男子离开之前,偷偷把一些鞭炮放在崔永家门前,以示感谢,母亲发现后,立即让崔永追上去,将鞭炮归还。
  1976年7月,唐山发生大地震,德州市人民医院承担了部分支援灾区、救治受伤灾民的任务。崔永看到跟自己一般大的小朋友们受伤后头缠绷带、眼含泪水,令人心疼;大夫们穿着白大褂,忙前忙后为灾民们治疗,连饭都顾不上吃几口。
  这些画面一直在崔永脑海里反复回放,一个想法随之越来越坚定——做一名医生,一名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生。
  崔永坦言,刚上学时由于贪玩,成绩一直不理想。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告诉他:照这样的成绩,以后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医生的。这句话让年少的崔永颇受震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发奋努力,小学毕业时,竟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入德州市第一中学。从此,崔永的成绩没再跌出前几名。 1989年,他考入山东医科大学(今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在此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
  1997年,硕士毕业的崔永被分配到山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今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工作,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得以实现。
精益求精
为患者提供最优综合治疗方案

  胸外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包括肺部、食道、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在我国,肺癌与食管癌的致死率在所有癌症中高居第一位、第四位,崔永深深体会到肩上责任之沉重。这段时间,他亲手操作了大量手术,欣喜地见证了许多患者在治疗中得到痊愈,也遗憾地见到一些重症患者面对病魔时的无奈。
  继续深造的想法在崔永心中萌生,“医学中仍有太多知识值得去探索,只有继续学习才能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持续提升自己。 5年后,崔永顺利考取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专业博士,师从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天佑教授。
  博士毕业后,崔永得以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胸外科。
  多年的实践中,崔永在肺癌、食管癌、气胸、胸腔积液及纵隔肿瘤的诊治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肺癌、食管癌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面,崔永擅长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在内的最优综合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治疗,并于出院后进行终身随访。
  随着经验的增长,崔永对胸外科手术的理解也日益深刻——现在的胸外科,不再像从前那样追求高难度的复杂手术,而是要求尽量把对患者的打扰降至最低的同时,让患者活得更好。因此,他在胸外科微创手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微创肺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胸膜病变切除和气胸、胸腔积液的微创治疗等技术已然得心应手,每年操作近200例。
  不过即便这样,崔永仍将每次走上手术台都视作挑战。“再小的手术,也得想办法做到最好、追求完美,要用最快的时间、最小的创伤,实现最好的疗效。 ”如今,在很多手术中,崔永通过一个直径1.5厘米的皮肤切口就能完成,足见其技术之精湛。
  2012年,崔永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杜克大学临床医学中心深造,跟随国际知名胸外科专家托马斯·达米科教授学习,理念及技术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门诊、手术、教学之外,崔永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尤其喜欢研究可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的项目。比如近期他正和清华大学合作研究一个关于载药静电纺丝的项目,研制成功后可用于控制化疗药物在人体内缓释,让用药更精准,这一项目即将进入药物实验阶段。此外,他还正在研制一台仪器,利用激光原理,只需要在病变表面进行扫描即可判断肿瘤是否为恶性,目前样机已制成,预计年内可实现临床实验,应用之后可大幅提升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同时避免创伤。
到基层去
用医术惠患者、报家乡

  崔永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几百位患者的联系方式,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都是他的老朋友,关系融洽和谐。
  对于如何维护医患关系,崔永有自己的“哲学”——医生不应只从医生的角度看待疾病,而是要学会从患者的角度看待人生。“医生往往会从医学专业角度思考——击败这一疾病,我有哪些‘武器’,‘杀伤力’如何?但患者要思考的东西更多,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关注的也不一定是击败疾病,有的可能更关注如何避免痛苦,有的可能更关注如何做最经济。 ”崔永说,“因此我们不能替患者做决定,而是要倾听其想法,考虑其处境,之后再提供几个方案供其选择。 ”
  工作之余,崔永经常深入基层进行义诊、讲座,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很多疾病若能被早期发现、及时救治,可大大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这就要求基层医院提高诊疗能力。
  正因为此,崔永积极投身与基层医院的合作。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家乡。 2013年春节,崔永回家时,与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领导和胸外科主任进行了交流,之后他积极牵线搭桥,最终促成了两家医院签约进行技术协作,崔永及数位友谊医院专家每月均会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坐诊、手术。去年11月,崔永应邀与宁津县人民医院合作,每两周都会到宁津查房、坐诊、手术、带教、讨论疑难病例。“家乡养育我成长,我会带着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初心,回报家乡。 ”采访的最后,崔永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张晓航任立松本报通讯员冯子涵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胸怀担当守初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