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思平编著的代表作
岳思平(左一)参加新四军重建军部75周年暨革命纪念馆(地)建设学术研讨会并发言
岳思平(左三)受邀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并对场馆改造提出建议
个人简介 岳思平,1947年5月出生,山东齐河人,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组长,研究员四级。毕业于南开大学,先后在总参通信部和军事科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军事历史方面的研究。专著有《八路军战史》《百团大战》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二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主要撰稿人、统稿人之一,参与撰写、编著的各种著作、教材和辞书共30余部。
如果列举当代中国研究抗战军事史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岳思平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位。
不仅仅是他参与撰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二卷),而且专著有《八路军战史》《百团大战》等巨著,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上永远充满着一股浓烈的家国情怀,胸中滚烫着一颗拳拳爱国心,每每面对诋毁党和国家历史的奇谈怪论,他总是勇立潮头,以史学家的严谨、理论者的审慎,担当者的责任,激浊扬清,有力回击着谬论。
今年年初,教育部下发有关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凡是教材中有“八年抗战”字样处都进行修改。一段争议多年的历史“公案”尘埃落定,让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定位得以纠正,也让世人重新认识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卓越贡献。而这一概念之所以日渐深入人心,也包括岳思平历年来在大小场合、各大报纸期刊上,以讲座、撰文的形式进行的有力呼吁、推动而付出的心血。
本期德行天下采访嘉宾,就是这位现年70岁的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组长岳思平。
岳思平告诉记者,概括他走过的人生历程,有3个关键词,即奋斗、担当、感恩。
奋斗: 人生没有笔直的路,总要有一点精神的 1947年,岳思平出生于齐河县潘店乡岳刘村。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后来进入齐河二中读初中。那时,正值国民经济相对困难的时期,虽然每天只有3两地瓜干充饥,但这并没有挡住他对知识的渴求。学校离家约15公里,他就利用走路的时间,背诵课文,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毕业时,他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入了齐河三中。
上世纪60年代末,岳思平临近高中毕业,此刻全国上下正掀起“参军热”,解放军战士伟岸的形象,也深深嵌入他的心中。一得知征兵的消息,岳思平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成为一名他最向往的军人。
入伍后,由于上学时期的优秀表现,他还作为新兵代表在齐河县礼堂做了发言,很受部队领导重视。
“当时并没有名和利的念头,就是一心想努力勤奋工作。”岳思平说,他心无旁骛地投身部队工作,入伍仅8个月,便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连同批新兵的第一个。到1971年9月,仅过了短短3年半的时间,他就由一名战士,先后升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连队副指导员、连队指导员。
他自我总结原因,那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责任心驱使着他把各项工作做好。
岳思平担任连队副指导员时,有一次修营部围墙。运送石灰时经常会遇到大风天气,逆风的一侧很呛人,他就主动站到最不利的位置参与施工,赢得了战士们的尊重;连队凡是遇到棘手的问题,他都现场解决;他经常与战士们屈膝长谈,在战士中威望很高。
1972年4月,经部队推荐,岳思平进入南开大学学习,主攻马列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在南开大学,他的认真与勤奋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既是班长、年级党支部副书记,也是系总支委员,毕业分配时还是系毕业分配小组成员。
本来,岳思平的志向是回到原来部队,但是却被分配到了军事科学院。然而在这里,岳思平的很多特长得不到发挥,前后搭档了4位连长,直到1980年他的职务才提拔至副营级。
有人替他委屈,他却很平淡地说:“人生没有笔直的路,所以要奋斗,要有一点精神。”
其实,岳思平自认为并不擅长写作,反而在口才上更为突出,他讲课不拿讲稿,非常引人入胜。每当有人为他渊博的知识储备感到惊叹时,他都会由衷地告诉对方,是军事科学院给了自己扎实的史学研究功底,帮他完成了从部队行政干部到学者的转变。
担当:
要不忘奋斗,更不忘身上的使命 在岳思平书房的书架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二卷)《中国抗日战争史》《八路军战史》《百团大战》《东北抗日联军》《中国抗日战争知识手册》……一部部关于抗战史的“大部头”几乎占满了整个书架,其中都凝结着岳思平的心血。粗略统计,他所参与或编撰的各类著作、教材、辞书以及在中央重要媒体刊发的文章,已形成文字的有880余万字。其中,《中国抗日战争史》属于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已经成为高校经典教材,《八路军战史》已被3家出版社印刷了6次,今年还将再版。“这些成果的取得,既来自山东人肯吃苦、肯奋斗的品质,也因为自己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岳思平说。
书架上,一摞摞厚厚的资料卡片引起了记者注意。翻开来,里面全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从报刊杂志上裁剪下来的资料。岳思平经常说,史学研究必须对历史负责,而这些资料卡片就是他从事史学研究的基础。
在研究抗战史的时候,为了做到“知己知彼”,他花费了大量精力研究侵华日军方面的史料。虽然经学界历年努力,已经有了一些侵华日军方面的研究,但是并未形成体系,许多史料如同珠贝散落在沙滩上。
为了将这些珠贝串起来,岳思平几乎整天埋在海量的史料中,只要有关于侵华日军方面的内容,哪怕是几句话的注释,他都会一一摘录下来,遇到任何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都会下功夫研究透彻。他经常说,研究工作必须耐得住寂寞,不能总想着走捷径,必须秉持严谨的态度,不要搞一蹴而就、浅尝辄止的东西,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没有资料就是无米之炊,没有这些东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研究就是站不住脚的”。
随着对抗战史研究的越发深入,岳思平越发感觉到我们党赢取胜利的艰辛与不易;结合党和国家可歌可泣的发展历程,再去研究毛泽东,他就越发对这位伟人充满着敬意。
因此,每当有人歪曲抗战史,丑化领袖形象,岳思平总是慨然而起,用经得起检验的历史研究回击歪门邪说。他认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既与思想日趋多元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属于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而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史料考证。作为一个抗战史研究的专家,他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纠正这些问题,不能只靠几句口号,更不能简单地说教,而是直面问题,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把问题讲清楚,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针对“抗日战争究竟打了8年还是14年”的问题,岳思平态度鲜明,通过各地作报告、在各大报纸上发表文章,有理有据的提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如笼统地称为中国抗战,应是14年,包括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的局部抗战和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国抗战两个大的阶段。人们习惯所称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
2015年,时值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岳思平还在湖北、河南、新疆、北京、山东和山西等省区社会大讲堂、电视台、党政机关和高等院校讲课几十次,在说明国民党抗战贡献的同时,理直气壮地肯定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地位和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作用。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结束日期的问题,虽然一些权威人事和领袖著作的注释中提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但基于客观史料出发,岳思平还是采用于亮明的观点——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口头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并未结束,而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签字投降,才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的时间。
有些报刊在报道“七七事变”时,常常说成“纪念‘七七事变’”,岳思平就经常在各类场合纠正这一错误说法。“众所周知,‘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纪念这一事变呢?同时,中国军队进行的是‘七七抗战’,标志着中国全国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的开始。因此,我们每年7月7日纪念的应是“七七抗战”,而不应是‘七七事变’。”
事实上,纠正类似抗战史上的误解、讹传,已经成了岳思平自觉扛起的义务,推动着人们对于中国抗战史的全面了解。
如今的岳思平已是著作等身,但是仍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他告诉记者:“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如果有,也是遗憾人类的生命短暂,虽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抗战史,但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只是时间和精力都达不到了。”
这些年来,除了著书写作,他还担任国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内容的审查,坚持的原则是政治思想的导向和重要史实问题,还有政治敏感问题,是长篇电视剧《解放》《解放大西南》,文献片《东方主战场》和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音乐会等等涉及党和国家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影视作品的历史顾问。
岳思平告诉记者,对于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影视作品,考量的核心因素是政治思想导向问题,一般本着“大事不拘,小事不虚”的原则,且允许一定的艺术处理,但必须不违背大的历史背景,不产生坏的思想导向。
不久前,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岳思平没有参与审查,但是他看了之后很满意:“能够把副国级干部的落马表现在影视剧中,是正视历史,不回避历史的表现,这是中国共产党自信和有力量的一个表现。”
感恩:
爱党爱国爱家乡 “人活着,就要懂得对党、国家、人民和家乡感恩。”岳思平告诉记者,对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虚心学习,但现在国内一部分人迷信外国的东西,总以为“月亮总是国外的圆”,这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亟需重塑我们民族的自信。岳思平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发挥他在史学界的作用,让更多的人走近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感知我们国家的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感恩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
谈及家乡,岳思平非常感慨:“家乡人品质好,为人朴实,对他人总是以诚相待,这种精神财富,让我受用终生。”
“我对家乡的情结丝毫没有改变。”岳思平说,去年,他还回到了家乡,看到家乡的一切还是那么的亲切,“到处都是充满希望的,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2015年,德州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在乐陵市冀鲁边纪念馆举办纪念活动,曾邀请他前去讲话指导,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
“只要家乡需要我,我随时愿意回到家乡,发挥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父老乡亲对我的养育之恩。”岳思平说。
□本报记者任立松张晓航本报通讯员冯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