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1118期 >> 第01版:一版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我市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步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和城镇化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市“升级”农民安乐

禹城市房寺镇邢店社区一角


齐河县刘桥镇洪州社区鸟瞰


  □本报记者张晓航任立松本报通讯员吴华 徐曰东 李月
  11月10日,全市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武城召开。作为全省唯一的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武城县的诸多经验做法得到充分肯定。
  事实上,武城只是我市开展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持续探索、实践,积极开展两区同建,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已然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步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和城镇化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很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放宽“硬杠杠”,落户不犯难
  农民进城后,离真正成为市民有多远?对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民营企业的叉车工王志国来说,是一个户口本的“距离”。王志国来自庆云县中丁乡,曾经因没有购房无法获得城镇户口,如何让已满学龄的儿子留在身边上学一度成为困扰他的难题。
  不过,这一难题随着我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迎刃而解,甚至,王志国还有了多种选择。
  一种方式是落户。《意见》打破“购房落户”的“硬杠杠”,提出在德州市区、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建制镇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且有稳定生活来源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租房落户”成为现实。
  另一种方式是办理居住证。落实《意见》的同时,德州积极实行居住证制度,健全与居住证年限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完善流动人口落户城镇的阶梯式通道,符合相应条件的进城农民可申领居住证,持证人可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2万人拿到居住证,8000余名进城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地入学问题得到解决。
权益有保障,进城不纠结
  前一段时间,对于进不进城,武城县李家户镇党庄村村民郭子伟一直很纠结:常年在县城打工,搬过去生活方便,但是离开农村,又担心老家的8亩承包地、1处宅基地被收回去。
  今年6月份,武城县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城落户转移备案实施办法》让郭子伟没了后顾之忧。
  农民到市民“来去自由”,进城落户的“单行道”变为“双向快车道”。“保留三大权”。进城农民将获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备案证书》,保证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且合法继承权不变,给农民进城吃下“定心丸”。
  无独有偶,齐河县也正积极创新机制,让农民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不因户籍变动而受损。进城农民可获得《齐河县农业人口市民化权益证书》,保留其土地经营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其他村集体经济权益,保证原有各级惠农补贴、农村妇女享受“两癌”免费筛查等政策不变的同时,还可享有与“城里人”一样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城市低保、城镇医疗保障、就业创业培训补贴等权益。
农民拿工资,安家又乐业
“安家”是城镇化的第一步,“乐业”是根本,让农民“放下锄头有活干”是确保进城农民留得住的关键。
  在齐河县刘桥镇洪州社区,居民上楼后,腾出来的土地建成了高效农业示范园,社区5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可上班;华店镇规划建设了7平方公里的民营创业园,引进了食品加工等各类项目40多个,吸纳就业人员1.1万名。
  在禹城市房寺镇,占地70公顷的花果山生态园让周边120余名社区居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月薪可达3000元以上;辛寨镇梁河社区通过建立就业服务中心,定期组织企业、村民“双选会”,开展定向就业技术培训,引进了项链、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群众不出远门就能拿工资。
  武城县则以产促城、依城兴产,将农村闲置宅基地等资产盘活,变农民的“权”为“利”,发展了以健康农产品生产、加工及物流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引导就地城镇化的农民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按时上下班,每月拿工资”的农业工人。
  放眼全市,通过两区同建(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已建、在建农村新型社区420个,同步规划建设农村产业园区876个,45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社区配套全,居民过得好
  每天天刚亮,禹城市辛店镇辛店社区健身广场就迎来不少社区群众。早起健身,已经成为社区新时尚。
  据社区党总支书记宋玉宝介绍,今年,辛店社区兴建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物业、承接婚礼、村史馆等功能于一体,极大丰富了群众生活。此外,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了鼓乐队、秧歌队,还定期举行书法笔会、纳凉晚会等,形成了“天天有健身活动、月月有文体展演”的良好氛围。社区配套也日臻完善。如今在禹城,有12个社区用上天然气,10处社区污水处理站投入使用,社区绿化面积覆盖率达30%的社区已超八成,配套建设幼儿园的社区已有九成,而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也已达到75%。
  齐河县把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向城市社区看齐,按照50万农民人均1万元的标准,“五化八通八有”综合配套建设,社区老年公寓、学校、卫生室、警务室、供暖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截至7月底,德州60%已建成入住的社区实现“五化八通八有”,九成社区配套建设了幼儿园或小学、敬老院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而依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市“升级”农民安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一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