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实验小学教师于兰指导学生写作
对教育发展而言,师资短缺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各学校纷纷“喊渴”要人,教育人事部门却常常捉襟见肘。尤其是随着“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工程的大力实施,需求越发迫切。
面对师资困局,我市积极创新机制,破解缺人难题,逐步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缺一补一”
6年补充编制内教师万余人 今年9月1日开学,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10名刚分配来的新教师上岗,校长马瑞娟舒了一口气。“学校人手本来就紧张,加上女教师怀孕请假等结构性缺员,师资短缺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 ”马瑞娟说,新教师的到来,极大缓解了学校的师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音体美专业教师尤为缺乏,很多学校不得不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数学老师教美术、语文老师教音乐的现象并不鲜见。今年,让马瑞娟欣喜的是,新分配来的音体美专业教师就有4人。原来,我市教师招聘中,保证并适当扩大音体美专业教师的比例,补齐音体美学科短板。“新教师学历高、专业素养好,到校后马上就能胜任工作。 ”马瑞娟高兴地说。
今年,全市共招聘编制内教师2723人,是近年来招聘人数最多的,极大缓解了中小学教师缺编的问题。
教师补充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2010年,我市建立了“退补相当”的补充长效机制,按“缺一补一”的原则配备教师。 2010年以来,每年招聘教师人数均在1500人以上,6年补充教师1万余人,占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
近日,我市2017年度机关事业单位用编进人建议计划开始编报,重点支持中小学使用编制补充人员,中小学有空编的,原则上按照申报情况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做到有编即补。
多元补充
拓展教师来源渠道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感到骄傲!”陵城区后备教师李莉说。今年,和李莉一样的后备教师,陵城区有138人,全市1410人。后备教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合同管理,与编制内教师同工同酬,一至两年内考核合格转为正式教师。
尽管我市高度重视教师补充工作,利用压缩、转企改制、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等方式收回的编制,解决教师补充问题,但与较大的师资缺口相比,编制仍是僧多粥少。包括后备教师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机制,拓宽了教师补充思路,有了更多的源头活水,教师补充不再受编制的“掣肘”。
城乡教育不均衡,教师数量和质量差距大,锤炼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是缩小城乡差距、稳定教师队伍的必要举措。
在农村教师的补充上,灵活的教师补充机制起到了巨大作用。乐陵市今年利用中小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为农村学校增加150名教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年龄老化、梯队断层、缺编缺岗等问题。
招来的教师“不好用”,看中的人才留不下,也是教师招考聘用中的“老大难”问题。今年,我市在市直高中试点“面试前置”招聘,这一举措是在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基层校长纷纷点赞。“先面试后笔试,提前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把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招聘来的教师难以胜任教学需求的尴尬。 ”德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李德民说。
除此之外,我市还积极探索,利用学校自主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制教师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面向全国聘用名优教师等方式,拓展了教师的来源渠道,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
“政策杠杆”
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9月10日,德州市最美教师评选揭晓,艾建辉等10位教师获“最美教师”称号,冯春荣等16位教师获提名奖。“教育发展的每一项成就,教育改革的每一个突破,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要让甘守三尺讲台的教育工作者们感到自豪。 ”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表示。
我市不断提升教师待遇水平,以“政策杠杆”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这一点,在我市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编制向乡村学校倾斜、增加补贴、妥善解决住房问题、设立乡村教育贡献奖,一系列政策“红包”,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培训是德州教师的另一项“福利”。我市制定出台了《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计划》,逐渐形成高端培训、市级骨干培训、县级全员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体系。
两年来,我市先后有2万余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8万余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培训,数千名骨干教师到江苏、浙江、台湾等教育先进地区学习,数十名校长、教师到国外考察研修。同时,出台《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实施方案》,培养出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高水平的名师、名校长。依托省市师范院校,采取校地共建、共用、共管等方式建设一批教师继续教育基地,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从培养体制创新到培训体系完善,从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到缩小城乡、区域师资差距,这支不断壮大、日益专业的教师队伍,成为推动德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支撑。
□本报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王培培